S-75防空导弹
游戏数据
S-75防空导弹 | ||||||||||
---|---|---|---|---|---|---|---|---|---|---|
![]() ![]() | ||||||||||
对空补正80%
对空倍率3.8 铝耗7 | ||||||||||
编号 | 714 | 类型 | 导弹(防空) | |||||||
火力 | +23 | 对空 | +16 (+152) |
索敌 | ||||||
装甲 | 对潜 | 幸运 | ||||||||
命中 | 鱼雷 | 射程 | ||||||||
回避 | 轰炸 | 拦截 +19 | ||||||||
可装备舰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弃 资源 |
![]() ![]() ![]() ![]() |
开发 时间 |
不可开发 | |||||||
舰娘 自带 |
捷尔任斯基·改自带 | |||||||||
其他获 得方式 |

导弹(防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弃资源 |
![]() ![]() ![]() ![]() |
开发时间 | 不可开发 |
自带此装备的舰娘 | 捷尔任斯基·改自带 | ||
其他方式 |
拦截 +19
对空补正80%
对空倍率3.8
铝耗7
游戏中的说明
海军舰载版本C-75导弹系统源自陆基同型防空导弹。该导弹是典型早期防空导弹,出于各种原因该导弹的战斗部重量甚至超过很多反舰导弹。海军版本的该弹性能完全类似陆基版本。
装备简介
1950年代,各国海军进入导弹时代。当时的美国海军已经基本建立了以“3T”导弹为基础的防空导弹体系,而苏联也不甘落后,1955年8月,苏联海军也指示需要建立导弹化防空系统,分别命名为M-1、M-2、M-3、M-4,分别负责近程(15km)、中程(30km)、远程(60km)、近防(5km)的防空需求,而导弹系统本身则尽可能使用已有的陆基防空导弹系统。
1956年,M-2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发交给了第16中央设计局(TsKB-16),16局很快相中了陆军即将定型的S-75“德维纳河”(Dvina。北约代号:SA-2“导线”,Guideline)防空导弹系统。S-75防空系统使用V-750系列导弹,使用固体火箭助推器与液体火箭主发动机,射程约30km,而最大射高达到27km,最大速度M3.0,破片战斗部重量195kg,专门针对大型高空目标;导弹由一部“护卫-塞凡”(Korvet-Sevan,北约代号“扇歌”,Fan Song)雷达使用无线电指令制导。
1956年8月,16局提出了70工程巡洋舰方案,整体以68型巡洋舰的舰体为基础,安装海基版本的S-75导弹系统——4座主炮塔一对一替换为导弹发射器与弹药库;同时修改上层建筑,将原本为S-75提供制导的“扇歌”雷达直接搬上船。导弹选择方面则选择以V-750VN导弹为基础,改进出了舰载版导弹V-753,射程39km,射高25km,最大速度M3.5,破片战斗部重量198kg[1];而雷达则选择的是“扇歌-B”,整套系统称为M-2“沃尔霍夫河-M”(Volkhov-M)。
为了减少技术风险,16局同时还选择了捷尔任斯基号巡洋舰改装用作测试,拆掉3号主炮,改为安装一套M-2,以及在上层建筑上安装“扇歌”雷达,改装后的捷尔任斯基号的舰级称为70E工程(E代表试验舰)。在改装时海军发现,M-2配套的SM-64发射系统占地面积很大,拆除主炮的空间甚至不足以容纳,必须在原位置加高3.3m的上层建筑才勉强将弹药库与发射器安装到舰上,同时由于导弹使用的是液体发动机,燃料加注设备也只能在甲板下靠近弹药库的舱室进行,无疑加大了火灾隐患。改装暴露的缺陷也使得16局在1957年中止了70工程项目,改为仅替换后部2座炮塔的71工程项目。
捷尔任斯基号在1958年12月改建完毕,并开始进行导弹系统的测试。在首次测试中,捷尔任斯基发射的第一枚导弹即命中了在10000m高空的Il-28靶机,证明了导弹系统的有效性。测试一直持续到1961年2月,但海军经过评估认为,M-2的作战效率很低,主要问题在于导弹使用的是液体发动机,发射准备时间很长,也带来了火灾隐患;次要问题在于M-2系统对15000t级巡洋舰舰体而言仍然太大,备弹量也只有10发,不足以持续作战。因此在之后,71工程导弹巡洋舰项目被中止,捷尔任斯基号也被分为训练舰,虽然M-2系统仍然保留,但再也没有发射过导弹。
题外话,舰载版本失败的改装并不能掩盖S-75本身优秀的性能,作为对高空目标特化的防空导弹,S-75贡献了大量侦察机战果(比如美制U-2侦察机)。同时,S-75也出口了十几个国家,性能广受好评;我国根据S-75也仿制出了HQ-1/2地空导弹,保卫了共和国的高空。
我国引进的S-75陆基版,陈列于原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已拆除)。
捷尔任斯基号上的M-2防空导弹系统。
S-75M“沃尔霍夫河”防空导弹系统,使用V-755导弹,摄于俄罗斯库宾卡爱国者公园。
游戏相关
这是目前(截止2025年3月26日)游戏内火力点数最高、耗铝最低的量产重型防空导弹。但因为偏低的拦截点数,并不能取代黄铜骑士防空导弹的地位。
参考资料
- ↑ 有另一版本的数据为:射程43km,射高30km,最大速度M3.0,破片战斗部重量13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