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鱼雷发射器(53-56)
游戏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五连鱼雷发射器(53-56) | ||||||||||
---|---|---|---|---|---|---|---|---|---|---|
![]() ![]() | ||||||||||
编号 | 672 | 类型 | 鱼雷(通用) | |||||||
火力 | 对空 | 索敌 | ||||||||
装甲 | 对潜 | 幸运 | ||||||||
命中 | +7 | 鱼雷 | +12 | 射程 | ||||||
回避 | 轰炸 | |||||||||
可装备舰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弃 资源 |
![]() ![]() ![]() ![]() |
开发 时间 |
不可开发 | |||||||
舰娘 自带 |
||||||||||
其他获 得方式 |
2024年2月特混突袭——利斧行动获得50积分兑换;战利品兑换 |

鱼雷(通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弃资源 |
![]() ![]() ![]() ![]() |
开发时间 | 不可开发 |
自带此装备的舰娘 | |||
其他方式 | 2024年2月特混突袭——利斧行动获得50积分兑换;战利品兑换 |
游戏中的说明[编辑源代码]
53-56鱼雷是海军一种热动力直航鱼雷,其设计可以适应变化巨大的水压。和液氧鱼雷一样,这种热动力鱼雷的航迹也不明显难以发现,并且53-56鱼雷配备了磁性引信。
装备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二战结束后不久,苏联水雷研究与鱼雷研究所(NIMTI)希望开发一种以纯氧为氧化剂的热动力鱼雷。相比于使用空气作为氧化剂,这种鱼雷几乎没有航迹,有利于潜艇的隐蔽性。1950年,利用二战中缴获的德国技术资料,第175号“红色进步”工厂特别设计局以53-51鱼雷结构为基础,开发了苏联海军第一种“氧气鱼雷”(KIT)。1956年,这种氧气鱼雷在阿拉木图的基洛夫工厂开始量产,型号为“53-56”。
53-56鱼雷直径为533mm,可以兼容水面发射管与潜艇发射管。一具两缸活塞式发动机推动鱼雷前进,氧化剂为纯氧,燃料为煤油。鱼雷可以以最高50节的航速航行8000m,或以40节的航速航行13000m。鱼雷全重2000kg,其中战斗部为400kg高爆战斗部。
由于53-56鱼雷试验性质较强,因此没有配置制导系统,仅配备磁性引信。53-56鱼雷的动力系统可靠性一般,因此在1964年,设计局设计了更换发动机,改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的版本,称为53-56V,航速不变,但射程减少到4000m与8000m。53-56V也被用于出口。1966年,应南斯拉夫海军要求,设计局在53-65V鱼雷上追加了被动声导系统,这个声导系统只能应对水面目标,且为了不影响其灵敏度,鱼雷体积有所缩小,速度也被限制到29节(射程11000m),这种型号称为53-56VA。
53-56系列鱼雷装备了大量使用533mm发射管的华约水面舰艇与潜艇,直到在60年代逐渐被更先进的53-65系列鱼雷取代。
53-56鱼雷的结构:①战斗部;②氧气罐;③水舱;④煤油罐;⑤空气罐;⑥蒸汽发生器;⑦活塞发动机。
53-56V鱼雷。摄于俄罗斯上佩什马市。
游戏相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http://militaryrussia.ru/blog/topic-475.html
https://en.topwar.ru/92286-torpeda-53-56-i-ee-modifikac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