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35反舰导弹
游戏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П-35反舰导弹 | ||||||||||
---|---|---|---|---|---|---|---|---|---|---|
| ||||||||||
增加10%护甲穿透(同类效果只生效一个)
格罗兹尼装备时额外提高5%护甲穿透 铝耗12 | ||||||||||
编号 | 612 | 类型 | 导弹(远程反舰) | |||||||
火力 | +25 | 对空 | 索敌 | |||||||
装甲 | 对潜 | 幸运 | ||||||||
命中 | 鱼雷 | 射程 | ||||||||
回避 | 轰炸 | 突防 +22 | ||||||||
可装备舰种 | ||||||||||
废弃 资源 |
50
50 40 50 |
开发 时间 |
不可开发 | |||||||
舰娘 自带 |
||||||||||
其他获 得方式 |
由特别船坞的格罗兹尼项目获取 |
游戏中的说明[编辑源代码]
该反舰导弹是最早部署于水面舰艇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虽然该弹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且战斗部装药量大。但是导弹飞行弹道不佳且信号特征较明显,突防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
装备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设计背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56年8月,前苏联部长会议下达命令,开始一项远程反舰导弹系列工程。导弹将可以从水面舰艇、潜艇和岸上发射。导弹系统使用通用弹药,主要任务强调“专门用于”歼灭海平线以外假想敌的舰艇。这一点明显是区别于KC-1型“彗星”(Кометa,北约代号AS-1“狗窝”)、П-1型“狗鱼”(КСЩ)导弹,以及下马的“箭”(Стрела,配套同样下马的67型导弹巡洋舰)和“暴风”(Штурм,岸基发射)等中程反舰导弹。
最终这个第一代远程反舰导弹体系,被西方称为SS-N-3“柚子”(Shaddock)。这个系列最终包括舰载П-35导弹系统,与潜艇携带的П-6、П-5导弹系统,以及陆基的П-35Б系统。可以说这个系列的武器,是当时前苏联海上安全的重要基石。
研发过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柚子”系列的整体设计由第52设计局担负。而П-35导弹发射装置由第34中央设计局负责,制造任务由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机械制造厂负责。为了完成导弹发射试验,特拟改装26型基洛夫级伏罗希洛夫号轻型巡洋舰为新型导弹试验舰。但后来由于时间原因,用货船改装为OC-15特型实验平台。伏罗希洛夫号为此躲过了此次试验,一直在海军军籍里服役到70年代。1959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导弹试射,次年又在里海实施了7发导弹的试射。但由于弹载制导系统以及舰载指令系统都存在问题,研制工作一再拖延。至1962年10月的发射试验,没有弹头的导弹击沉了48型驱逐舰基辅号,以及油轮尼扎米号两个目标。在场的几名海军将领和军代表非常满意,遂同意完成国家验收工作,开始交付导弹。
性能数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П-35反舰导弹系统使用的弹药,相比潜艇发射的同类型号,其弹体缩短,弹头重量也有所减轻,进气口由半圆形改成半环形,增加了整流锥,助推器也与潜艇发射的不同。弹体长度为10.2米,弹径0.98米,翼展2.67米。该弹重4035~4200千克,无助推器条件下为2330千克,其配用的弹头为1吨重高爆弹头,或20万吨当量热核弹头(重量不到1吨)。П-35使用1台涡喷发动机和2台发射助推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使导弹达到450千米的动力射程和0.9/1.5马赫(海平面1400千米/小时)的巡航/突防速度。其实际作战射程大约250~300千米。
制导系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П-35反舰导弹为了实现超视距射击和视距范围内齐射,使用了当时条件下最为复杂的火控装置——中继制导和末段制导系统。这不仅是前苏联最先进的制导系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导系统。
导弹在攻击视距内的目标时,依靠本舰上的“双杓”E波段火控雷达提供火控诸元。继而由舰上控制室装定诸元,发射导弹,再通过火控雷达上的天线对导弹引导实施无线电指令。舰上控制室内有专门操作员对导弹直接控制。“双杓”雷达由两部一模一样的网状椭圆抛物面天线组成,上下对称放置在前、后桅中上段突出的桅杆架上。每个天线宽达4.2米。 导弹在攻击超视距目标时,就要依靠外界协助了。这不仅仅是提供目标信息,而是要全程控制修正。
在火控数据装订过程中,发射舰首先要通过舰队、编队指挥所给出火控诸元,在舰上控制室装定、编制飞行程序,在发射前把程序编好,数据输入导弹自动驾驶仪。或者可以走个捷径,即使用间瞄法实施射击。在载舰与射击航路上、在靠近目标的区间内放置一艘己方舰艇,直接将导弹瞄准该舰(即该舰把所处位置信息传给载舰,用以作为导弹射击诸元),以此便捷地完成装定过程。当然,间瞄法所瞄准的那艘靠近目标的己方舰艇,所处位置和环境是相当危险的,是否能够完成任务还得取决于其他一系列平台的系统动作。所以为了有效充分保障类似П-35这种远程导弹的作战,前苏联海军发展出了专门的“跟踪群”,即侦察-突击群/幕,以便完成目标侦察与监视、导弹火控保障乃至中继制导保障等任务。在随后的章节中将详细讲述其发展历史。
导弹发射后,由“双杓”雷达利用天线发送指令,完成视距内飞行。之后,导弹飞出视距进入预定高度(最大为4500米)抛弃助推器,再由无线电高度表和陀螺仪控制修正误差,将导弹送入预定高度、速度条件下进行巡航段飞行。导弹此段飞行的控制权,将由舰上控制室语音通知交由预定的飞行器。在最初只有图-95РЦ“熊式”侦察-中继飞机,该机配置的机载制导系统,于1965年交付海军,最高可在7000米高空对导弹实施直接指令修正。当然,即使飞机接管了中继修正的权力,舰上控制室实际上还是能控制导弹,以作为备份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帮助导弹分配目标。后期58型装备“成功”-У雷达系统,加强了与空中中继平台的数据交联。
两种条件下的最后阶段都相同。导弹按照飞行计划飞到目标附近(约70千米左右),“滑轮”弹载控制系统指挥导弹降高度。距离35~40千米左右,导弹的末段制导雷达进入工作模式,以±40度视场扫描海面,自主引导导弹。最终以小角度俯冲突防。 当然,反舰导弹共同特点,决定了这型导弹也可以对地攻击,尤其是装备核弹头的条件下。
对视距内目标进行齐射时,58型巡洋舰一波次齐射弹数为8发;对超视距目标实施齐射时,由于机载制导系统的潜力限制,只能引导4发。
改进型号[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最初的4K44导弹在1969年就停产了,显然前苏联海军认为有一定储备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储备太多这样特别复杂的武器系统。而第52设计局在后来的20年中,费尽心血研制出了改进型П-35—3M44导弹。此型号导弹与П-700、П-1000等导弹一样,拥有电子反对抗能力(ECCM)。另外,3M44还拥有了低弹道飞行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现代化改装中,58型和1134基本型装备了3M44。
游戏相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目前游戏中唯一能启动导弹巡洋舰“远程打击”功能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