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志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德·鲁伊特

来自舰R百科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Ik val aan, volg mij!!(所有舰船,随我攻击!!)



本名 德·鲁伊特
别名 德鲁伊
原名 Hr.Ms. De Ruyter
国籍 荷兰
生日 5月11日
人设 Phoenix逆轉
配音
身高 170.9米
体重 6545长吨



游戏数据

无番号——德·鲁伊特
图鉴编号:161 稀有度:2
类型
1cost 2sp:轻巡洋舰(中型舰/护卫舰)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耐久 28 火力 19 / 49
装甲 15 / 40 鱼雷 0 / 0
回避 32 / 70 对空 25 / 55
搭载 6 对潜 30 / 74
航速 33 索敌 8 / 19
射程 幸运 10
出击消耗
燃料 25 弹药 25
强化提供经验
火力 +10 鱼雷 +0
装甲 +8 对空 +13
拆解资源
燃料 5 弹药 8
钢材 5 铝材 0
携带装备
战舰少女R - 荷兰双联152毫米炮 - 装备
荷兰双联152毫米炮 不可装备
火力+4
射程:
2 2 2 0
获得方式
掉落(第3章第4章9-39-4
舰少资料库
舰船简介
  她以荷兰著名海军将领德·鲁伊特命名。德·鲁伊特号是荷兰为了维护在远东利益建造的一级轻巡洋舰,在设计和建造上得到了德国的帮助,所以外观呈现一定的德国风格。战争爆发时她和其他在东南亚的同盟国舰艇组成了一支多国的混合舰队与日军作战。在爪哇海战中德鲁伊特不幸战沉。
点击加载Q版小人
点击加载Q版小人
No. 161
德·鲁伊特
1
2
无番号
中型舰/护卫舰
28
19
49
15
40
0
0
32
70
25
55
6
30
74
33
8
19
10
25
25
+10
+0
+8
+13
5
8
5
0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点击装备图标以查看装备详细介绍
荷兰双联152毫米炮
战舰少女R - N国双联152毫米炮 - 装备
2
火力+4
射程:
2
2
不可装备
掉落(第3章第4章9-39-4
0.5
33
90
0.8
1.5
  她以荷兰著名海军将领德·鲁伊特命名。德·鲁伊特号是荷兰为了维护在远东利益建造的一级轻巡洋舰,在设计和建造上得到了德国的帮助,所以外观呈现一定的德国风格。战争爆发时她和其他在东南亚的同盟国舰艇组成了一支多国的混合舰队与日军作战。在爪哇海战中德鲁伊特不幸战沉。

立绘

注:大破无和谐

台词

场合 内容
标题画面
获得 我是荷兰轻巡洋舰德·鲁伊特,是缘分让我在巡洋任务中能遇见你吗?
白天1 这塔式的舰桥参考了G国的设计理念。嗯,这就是所谓的“取长补短”吧。
白天2 跟欧洲作战的战友们相比,我的火力和防护就落于下风了。不过在反潜作战和对空攻击方面,我有自信不会输给她们。
白天3 唔…已经这个时间了。按照预定的计划——接下来该去帮助远征归港的舰队了。
白天特殊1 即使是冰冷的铁块,也能成为新生命的温床。那些珊瑚,延续了已经逝去的英灵们的生命。
白天特殊2 您好。真难得呢,能在办公室之外的地方看见您。要一起走走吗?不仅是为了活动筋骨,也为了——我想要跟您,更亲近一点。
白天特殊3 每一个海螺,都有它独特的声音。那些旋律中,包含了它这一路以来的故事。如果没有人聆听,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像这样——
夜间1 反潜装备…明明是不曾装备过的道具,现在用起来却格外得心应手。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夜间2 从海风中能够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自然,总是在传递着美好的讯息。
夜间3 书面工作稍显生疏了…我会努力的,可不能在这种事情上认输。
夜间特殊1 在故乡的土地上,有着大大小小的风车。风车转动的声音,就像是优美的童谣,让人沉醉。等到战争结束,我一定会让您也看到那景色,听见那美妙的旋律。
夜间特殊2 花园里的郁金香快开了吧?等您醒来,也许就能沐浴在那芬芳之中——在那之前,怀揣着美好的愿景入睡吧。
夜间特殊3 仅仅是看着您的睡颜,萦绕在心间的这股温暖就仿佛要将我融化……这份幸福的滋味,只要和您在一起,就能一直——
拜访好友 和煦的微风昭示着贵客的到来。
提督室 今天的海风对我说,必须好好监督您工作!
阵型 风传来了敌人的动向,请做出指示。
攻击 所有舰船,随我攻击!!
夜战 Ik val aan, volg mij!!
中破 电机还能正常运作吗?!
誓约 命运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今后我也会一直陪伴您身边。

德·鲁伊特号设计简介

德·鲁伊特号轮廓图

德·鲁伊特号巡洋舰是荷兰皇家海军在1930年代建造的一艘轻巡洋舰,也是荷兰海军历史上第7艘以知名荷兰海军上将德·鲁伊特命名的军舰。

受到当时经济萧条的影响,荷兰只建造了德·鲁伊特一艘巡洋舰,她也并没有被划分级别。

荷兰建造德·鲁伊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卫荷兰本土,而是主要为了保护荷兰在东南亚的重要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地区),这样搭配之前的两艘爪哇级巡洋舰可以做到换防。

德·鲁伊特自建造服役后就被派往东南亚在那里服役,期间再也没有回到过荷兰,直到在1942年的爪哇海海战中被日军击沉。

设计背景

193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导致亚洲局势开始逐渐恶化,荷兰开始考虑设计建造新的巡洋舰,以配合之前的两艘爪哇级轻巡洋舰加强荷属东印度的防御。

新巡洋舰计划建造两艘,与爪哇级保持一致。但当时荷兰也深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国内造船业非常不景气,再加上荷属东印度距离荷兰本土过于遥远,荷兰民众并不认为日本的崛起能有什么威胁,再加上自一战结束后国内反战和平情绪流行,政治家和民间组织希望削减军费开支。最终两艘巡洋舰的计划被砍成一艘,而且这一艘的建造预算还要接着砍。

荷兰海军最初希望建造一艘8500吨的巡洋舰,搭载6门203mm主炮或8门150mm主炮,但是荷兰政界希望这艘巡洋舰只有5250吨和6门150mm火炮。最后双方在1930年代初做出了妥协,海军减少了一门主炮,撤除鱼雷发射管和反潜装置,而政界同意少许的吨位增加。

最后该舰的排水量只有6500吨左右,和当时世界上同时期的巡洋舰相比火力和装甲严重不足,并且缺乏水下防雷设施,所以荷兰人给该舰的定位并不是巡洋舰,而是“舰队领舰”(Flotilla Leader)。

1932年,荷兰皇家海军才与国内的威灵顿-费基诺公司造船厂签订合同,该艘舰被命名为“德·鲁伊特”号。

德·鲁伊特号的舰桥

基础参数

德·鲁伊特号巡洋舰[1]
标准排水量 6962吨 造价 1250万荷兰盾
船体尺寸 170.9米×15.7米 吃水 5.1米
武备 枪炮:博福斯15cm Mk9 双联主炮×3,Mk10单装主炮×1[2],“海兹梅尔”双联40mm博福斯高射炮×5(后部甲板室上),双联12.7mm机枪×4 (舰桥四周)[3]
装甲 主装50mm,甲板30mm,司令塔和炮塔30mm 航空 弹射器一部,福克C-XI-W飞机两架
动力 6部亚罗式锅炉(4大2小),2部帕森斯式汽轮机[4].双轴双桨推进,66000马力 最高航速 33.5节(6580吨下)
续航力 6800海里/12节(750吨载油下),最大载油1300吨 乘员 435人

除此之外,威灵顿-费基诺公司在设计该舰时与另一家名为“造船工程师办公室”(NV Ingenieurskantoor voor Scheepsbouw)的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该公司是德国在荷兰创办的空壳公司,参与过德国德意志级装甲巡洋舰以及芬兰维那莫依嫩级海防舰的设计工作,所以德·鲁伊特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德式风格(如塔式舰桥和长艏楼船型)。

德·鲁伊特的主武装是7门150mm火炮,A,X,Y炮位为双联炮塔,B炮位为单装炮座。本舰拥有5座40mm双联博福斯炮,防空水平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巡洋舰处于第一位36年美国佬还只有老干妈用呢 出于布置较大的火控装置考虑,5座博福斯全部装在后甲板室的平台上,这样虽然发挥了火控系统的作用,但是容易在中弹后全部受损。此外取消4-5寸的大口径防空炮也是较为激进的行为,毕竟150mm主炮没有对空能力,不过总体来说德鲁伊特的水平已经相当对得起她的造价了。

原型简介

历史上的德·鲁伊特号

1933年9月16日在荷兰斯希丹的威灵顿-费基诺(Wilton Fijenoord)船厂开工,1935年5月11日下水,1936年10月3日服役。

服役历史

战前时期

1937年1月12日,德·鲁伊特启程前往位于东南亚的荷属东印度地区,并于3月5日抵达爪哇岛。

抵达后,德·鲁伊特开始与两艘爪哇级巡洋舰爪哇号以及苏门答腊号(Sumatra)以及其他荷兰驱逐舰一起进行训练。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中国发动“七七事变”后,开启了对中国的全面入侵。虽然中国在接下来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以惨重代价拖慢了日军的进攻步伐,将抗日战争发展为持久战。但到了1939年,中国已经丧失了大部分东部沿海港口,此时荷属东印度的荷兰军队也是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荷兰本土,荷兰在坚持了仅4天后的5月14日就宣布投降,但德·鲁伊特为在远东地区防御日本并没有采取其他动作。

5月16日,原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海军航空司令卡尔·多尔曼(Karel Doorman)被晋升为海军少将,并担任泗水舰队的司令(泗水即位于爪哇岛的苏腊巴亚),德·鲁伊特号则作为他的旗舰。

1941年3月,德·鲁伊特护送一艘客轮前往新加坡。

5月,有消息称两艘德国货轮正离开日本准备穿越东南亚返回德国,荷属东印度的舰队计划进行拦截,但最终并没有发现任何德国运输船的踪迹。

进入11月,美国和日本的关系愈发紧张,德·鲁伊特依然在爪哇附近进行巡逻。

太平洋战争时期

1941年12月7日当天,日本偷袭了美军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此时德·鲁伊特的舰队正在帕特诺斯特群岛附近修整。

12月8日,随着美国对日本宣战,流亡的荷兰政府也顺带着对日本宣战。

12月15日,德·鲁伊特载着多尔曼少将前往婆罗洲南部,与其他国家的舰队指挥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日本入侵东南亚的问题。

为应对后面的战斗,德·鲁伊特于12月18日前往泗水进行维修,并更换了全新的锅炉。

加入ABDA

1941年12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其他英美高级军事人员在华盛顿召开了阿卡迪亚会议(Arcadia Conference)。

会议上英美双方除了讨论太平洋战场应对日本以及欧洲战场应对德国的战略问题外(“先欧后亚”战略就是在此次会议提出的),会议还决定在东南亚建立一个由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和英国共同组成的远东舰队司令部,也就是后来俗称的ABDA司令部。

1942年1月1日,美英澳荷四国宣布成立ABDA指挥部,负责在东南亚战区抵挡日军的进攻,ABDA的海上舰队由多尔曼少将负责指挥。

卡尔·多尔曼少将

望加锡海峡海战

2月3日,多尔曼率领他的旗舰德·鲁伊特号,加上荷兰巡洋舰特洛普号(HNLMS Tromp)、美国轻巡洋舰马布尔黑德号(USS Marblehead CL-12)、美国重巡洋舰休斯顿号,以及七艘驱逐舰前往望加锡海峡拦截位于巴厘巴板的日本的舰队。

但在途中舰队被日军侦察机发现,从苏拉威西岛肯达里起飞的日本鹿屋海航队的27架一式陆攻以及24架九六式陆攻前往空袭ABDA舰队。

日军机群率先袭击了马布尔黑德号巡洋舰,其中两枚炸弹之间穿透甲板并在轮机舱附近爆炸,使得马布尔黑德号失去动力,并且开始进水。

休斯顿号同样被一枚炸弹击中了后部炮塔的甲板,直接将后部炮塔炸毁,造成舰上48人死亡。

在成功瘫痪两艘巡洋舰后,日本机群又将目标转向了德·鲁伊特号,德·鲁伊特幸运的被开了所有攻击,只受到轻微伤害。

由于空袭损失较大,多尔曼只能下令舰队撤退返航离开望加锡海峡。

巴东海峡海战

1942年2月18日,日军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巴厘岛,此次登陆由海军大佐阿部俊雄率领的第八驱逐队(由旗舰大潮、朝潮、满潮组成)。为阻止日军占领巴厘岛,多尔曼少将派遣ABDA舰队从泗水出发前往阻击。

2月18日当天,美国潜艇海狼号(USS Seawolf SS-197)以及英国潜艇特鲁安特号(HMS Traunt N68)率先对日军运输船队发起进攻,但发射的鱼雷全部射偏,没有对日军造成丝毫损失,最后两艘潜艇被日军驱逐舰的深水炸弹驱赶被迫撤退。

随后来自泗水的20架美军飞机对运输队再次发起袭击,成功重创了运输舰相模丸号。为防止再次遭到空袭,日军的朝潮号以及满潮号护送受损的相模丸撤离。

当天晚上,由德·鲁伊特率领以及爪哇号轻巡洋舰以及两艘美国驱逐舰约翰·D·福特号(USS John D. Ford DD-228)、波普号(USS Pope DD-225),荷兰驱逐舰皮特·海因号(HNLMS Piet Hein)组成的ABDA先遣舰队在巴东海峡入口率先发现日军舰队,并与之交火。在驱逐舰交火期间,德·鲁伊特号与爪哇号继续前往进入巴东海峡。

不久后来自日军朝潮号驱逐舰的鱼雷击中了皮特·海因号,不久后者断成两截后沉没。

随后日军的大潮号以及满潮号驱逐舰前来增援,ABDA舰队的驱逐舰逐渐落入下风,开始撤退。

大约三个小时后,ABDA的第二波主力舰队,由特洛普号巡洋舰率领以及四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抵达巴东海峡,随后再一次与朝潮和大潮发生交火。

特洛普号后来被朝潮的十几发127毫米炮弹击中,损毁严重,不得不撤离战斗。

同时朝潮与大潮也被命令返回,战斗基本结束。

虽然ABDA舰队与日军舰队发生了数次规模不大的战斗,但巴厘岛最终还是沦陷。

爪哇海海战

1942年2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爪哇岛,ABDA舰队再次准备出海进行阻击,多尔曼少将还是乘坐他的旗舰德·鲁伊特号出击作战。

2月27日当天,当日军舰队从望加锡海峡接近爪哇岛时,ABDA舰队正从泗水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舰队由两艘重巡洋舰休斯顿埃克塞特号,三艘轻巡洋舰德·鲁伊特号、爪哇号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珀斯号(HMAS Perth D29)以及九艘驱逐舰组成。

而日本方面舰队则是由海军中将高桥伊望指挥的兰印方面舰队,下辖第五战队(由海军少将高木武雄指挥),由重巡洋舰那智、羽黑,第七驱逐队、涟以及第24驱逐队的山风和江风;第二水雷战队(二水战,由海军少将田中赖三指挥),由轻巡洋舰神通,第16驱逐队雪风、时津风、初风以及天津风组成;第四水雷战队(四水战,由海军少将西村祥治指挥),由轻巡洋舰那珂,第二驱逐队村雨、五月雨、夕立、春雨,第九驱逐队朝云和峰云组成。

就在ABDA舰队在路上时,那智号的水上侦察机就已经发现了舰队行踪,并将位置上报,但此时无法判断ABDA舰队的意图是吸引自己还是主动出击,高桥伊望下令暂时按兵不动。

下午14时左右,那智的侦察机再次发现ABDA舰队正向着己方舰队驶来,高桥伊望此时才下令全舰队准备迎敌,登陆运输船队交由第24驱逐队护航。

不久后,位于ABDA舰队最前方的伊莱克特拉号驱逐舰(HMS Electra H27)也发现了日军舰队,战斗随即开始。

二水战的神通号巡洋舰率先开火攻击ABDA最前方的几艘英国驱逐舰,但没有命中,英国驱逐舰的主炮射程无法击中神通,便发射鱼雷还击,但没有命中。与此同时ABDA的几艘巡洋舰在多尔曼的率领下开始绕到二水战的侧面,企图夹击二水战。

与此同时,日军的第五战队和四水战也先后抵达战场参与战斗。

这场激战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但双方的射击精准度只能说是菜鸡互啄,基本都无法击中对方。

期间四水战的那珂率领驱逐舰一齐向ABDA舰队发射了27枚九三式氧气鱼雷,结果无一命中,而且有三分之一的九三氧气鱼雷因引信过于灵敏在水里就提前引爆了,与同时期美国鱼雷的铁棍捅伤形成了鲜明对比。鱼雷的提前引爆让日军以为海里有敌方铺设的水雷,故不敢轻易靠近交火。

最终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被羽黑号重巡洋舰的一发八英寸炮弹击中了锅炉房造成严重受损,被迫撤出战斗,由驱逐舰维特·德·维斯号(HNLMS Witte de With)护送前往泗水维修。

为掩护受伤的埃克塞特号撤离,荷兰的科顿艾尔号驱逐舰被日军的鱼雷击中,最后断成两截沉没。

傍晚18时左右,眼看不敌日军,多尔曼下令驱逐舰释放烟幕撤退。夜间21时25分,驱逐舰木星号(HMS Jupiter F85)触雷沉没。

晚上22时左右,在舰队战力大减的情况下,多尔曼仍然决定指挥舰队航向爪哇海岸以阻止日军登陆。

23时左右,ABDA残余部队再次遭遇日军舰队,多尔曼少将下令全舰开火,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日军的一波鱼雷正在向他们袭来。

德·鲁伊特于23时40分左右被重巡洋舰羽黑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右舷后引爆高炮弹药库,全舰断电。

德·鲁伊特被重创后,多尔曼少将拒绝了救援,道出了“Ik val aan, volg mij!!(所有舰船,随我攻击!!)”的遗言并疏散舰员后与舰长拉康鲍尔随本舰一同沉入海底。这句话也成为了二战后期流行的战斗口号。

顺带一提,羽黑在1945年时被一群英国驱逐舰在马六甲海峡围殴后沉没,其中包括索玛雷兹和最终击沉羽黑的维纳斯

某种意义上,德·鲁伊特是ABDA舰队里唯一没划水的大型舰艇。

后话

其舰名被现荷兰海军七省级护卫舰(De Zeven Provinciën-class frigate)三号舰F804德·鲁伊特(HNLMS De Ruyter F804)所继承,这艘德·鲁伊特实际上是战后建造的第二艘叫德·鲁伊特的军舰。

2002年12月1日,一只潜水探险队乘坐“皇后号”潜艇来到爪哇海域,准备对同一场海战中被击沉英国的重巡洋舰埃克塞特进行考察,却意外的发现了德·鲁伊特的残骸,并对其进行了水下拍摄。

水下残骸
005O1b7Hgw1f94tydelfzj30i80i777h.jpg

游戏相关

作为在游戏中第一条荷兰战舰虽然介绍里写的是无级别,德·鲁伊特在数据上虽说并不难看,历史上贫弱的火力和防护在数据上来看也并没有完全还原明明立绘连前甲板那座单装主炮都还原了。除了火力和乳量异常下作的海伦娜改和金底轻巡点击就送的天狼星外,德·鲁伊特与大量产出的五十铃、球磨型、林仙级和亚特兰大级在火力上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而且在没有雷装还原历史的同时防空也居于末流说好的还原历史呢。74的反潜值虽说居于前列,但与亚特兰大级乃至天狼星相比并无太大价值,在推图练级等方面实在是力不从心。这些轻巡的本质其实也都是狗粮。

本舰虽说稀有度仅2星,但就掉落率上来说远不如林仙级等全图出产船。有爱的提督可以在刷图的时候顺带把她捞上来带回家,清新的立绘风格相信也让不少提督心动。

总之,这是一条适合收藏(食用)的轻巡。虽说就实用性而言尚不如全图大量出产的柯尼斯堡级,但考虑到稀有度和立绘因素,如果有幸见到她,就带回港喂了吧。

台词解析

获得——“我是荷兰轻巡洋舰德·鲁伊特,是缘分让我在巡洋任务中能遇见你吗?

白天3——“唔…已经这个时间了。按照预定的计划——接下来该去帮助远征归港的舰队了。

德·鲁伊特长期在东印度群岛执行巡逻任务,终其一生始终在海面上奔波。

白天1——“这塔式的舰桥参考了G国的设计理念。嗯,这就是所谓的“取长补短”吧。

德·鲁伊特设计时受德国在荷兰开办的一系列船舶公司影响,所以在设计具有一定的德式风格,最明显的便是她的塔式舰桥和长艏楼船型。

白天2——“跟欧洲作战的战友们相比,我的火力和防护就落于下风了。不过在反潜作战和对空攻击方面,我有自信不会输给她们。

夜间1——“反潜装备…明明是不曾装备过的道具,现在用起来却格外得心应手。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受限于建造经费,德·鲁伊特仅配备有7门150mm主炮,装甲方面其舷侧装甲带厚度为30-51mm,主甲板装甲厚33mm。较同时期的欧洲新式轻巡洋舰相比,德·鲁伊特的火力和防护都显得不足,反潜方面更是由于没有配备反潜装备和鱼雷的原因而约等于零。不过,德·鲁伊特配备5座双联装带三轴稳定基座的博福斯40mm L/60高炮,这让她至少在防空方面不弱于她人。

攻击——“所有舰船,随我攻击!!

夜战——“Ik val aan, volg mij!!

“Ik val aan, volg mij!!”为荷兰语,翻译过来即为“所有舰船,随我攻击!!”。该句出自ABDA联合舰队总指挥多尔曼少将在德·鲁伊特被重创后,尚在德鲁伊特身上的他拒绝了救援,并喊出了“Ik val aan, volg mij!!”的遗言后随舰一同沉入海底。

中破——“电机还能正常运作吗?!

1942年2月27日,在爪哇海战的夜战中,德·鲁伊特被重巡洋舰羽黑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右舷后引爆高炮弹药库,全舰断电并在这之后沉没。

同厂舰娘

建造于威灵顿-费基诺公司。

舰娘名 开工时间 下水日期 出厂日期 备注
德·鲁伊特
HrMs De Ruyter
1933.9.16 1935.3.11 1936.10.3 有资料称实际1933.9.15已经开工

改建

改建舰娘名 开工时间 出厂日期 备注
托戈
KM Togo
1942 1942.12 货船改装成辅助巡洋舰,并增加6门15厘米火炮、6门4厘米高射炮、4座双联20mm机炮,以及一些零散的20mm机炮


相关链接

  1. Warships Profile 40: Her Netherland Majesty's Ship DE RUYTER
  2. 所有的火炮都是瑞典制的15cm火炮。Mk9是双联的完整炮塔,而Mk10是甲板炮座。
  3. 博福斯高射炮和机枪都有三轴稳定系统
  4. 锅炉和蒸汽轮机都是英国授权和提供图纸,在荷兰制造

萌娘百科:战舰少女:德·鲁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