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
H43
别名
格茨·冯·伯利欣根、地雷妹
原名
Schlachtschiff H (H43) / Götz von Berlichingen
国籍
德国
生日
9月30日(实装日)
人设
土味基蛋
配音
洪海天了个咪
身高
330米
体重
111000吨
H43型1号舰——H43
图鉴编号:582
稀有度:6
类型
6cost 6sp:战列舰(大型舰/主力舰)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耐久
136
火力
100 / 125
装甲
90 / 110
鱼雷
0 / 0
回避
21 / 43
对空
45 / 75
搭载
16
对潜
0 / 0
航速
30.9
索敌
17 / 44
射程
长
幸运
5
出击消耗
燃料
195
弹药
230
强化提供经验
火力
+100
鱼雷
+0
装甲
+94
对空
+32
拆解资源
燃料
50
弹药
60
钢材
60
铝材
0
携带装备
德国双联480毫米主炮
无
无
无
火力+27 命中+3 射程: 长
4
4
4
4
技能介绍
末日狂想曲
自身炮击战阶段被攻击概率提高10%/20%/30% 。自身炮击攻击优先攻击位置排在前方的敌方主力舰。 自身每损失1点耐久值,炮击战攻击时便会增加1/1/2 点额外伤害。全队G国舰船攻击时增加其自身5%/15%/25% 耐久值的额外伤害。
获得方式
通关征程启航 Ex-5奖励
舰少资料库
舰船简介
随着俾斯麦(战列舰F)与提尔比茨(战列舰G)的陆续开工,战争海军随即开始了对后续的战列舰H的研究。该方案整体上将会是俾斯麦级的放大版本,早期版本已有2舰开工;但是随着战局的演变,海军越来越不可能继续建造战列舰,因此从1942年开始的设计迭代逐渐朝着妄想的方向一路狂奔。H43方案仍然沿袭了此前的设计思路(垂直主装+大厚度穹甲、全面防护、柴蒸混动等),只是设计排水量放大到了离谱的11万吨、水线长也相应的来到了330米(作为对比,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11万余吨,全长337米);主炮沿用4座双联装布局,口径可能为48厘米。
No. 582
H43
6
6
H43型1号舰
大型舰/主力舰
136
100
125
90
110
0
0
21
43
45
75
16
0
0
30.9
17
44
长
5
195
230
+100
+0
+94
+32
50
60
60
0
改造要求
不可改造
末日狂想曲
自身炮击战阶段被攻击概率提高10%/20%/30% 。自身炮击攻击优先攻击位置排在前方的敌方主力舰。 自身每损失1点耐久值,炮击战攻击时便会增加1/1/2 点额外伤害。全队G国舰船攻击时增加其自身5%/15%/25% 耐久值的额外伤害。
点击装备图标以查看装备详细介绍
德国双联480毫米主炮
4
火力+27 命中+3 射程: 长
无
4
无
4
无
4
1.2
41
97
6
11
随着俾斯麦(战列舰F)与提尔比茨(战列舰G)的陆续开工,战争海军随即开始了对后续的战列舰H的研究。该方案整体上将会是俾斯麦级的放大版本,早期版本已有2舰开工;但是随着战局的演变,海军越来越不可能继续建造战列舰,因此从1942年开始的设计迭代逐渐朝着妄想的方向一路狂奔。H43方案仍然沿袭了此前的设计思路(垂直主装+大厚度穹甲、全面防护、柴蒸混动等),只是设计排水量放大到了离谱的11万吨、水线长也相应的来到了330米(作为对比,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11万余吨,全长337米);主炮沿用4座双联装布局,口径可能为48厘米。
场合
内容
标题画面
获得
看到了吗?这就是德意志科技的结晶!还有谁想要挑战本小姐的,你们一起上吧!
CN ²
白天1
既然你急着想要本小姐出战,那怎么还没有把雇佣金打到我的账户上?收款名称是“伟大的格茨·冯·伯利欣根小姐的雇佣兵团”,具体金额都写在之前签的合同里了,自己去翻吧。
CN ²
白天2
本小姐的存在超脱了时间和维度的束缚,达到了真正永恒的不朽。所以,对于如此高贵的存在竟屈尊接下你的委托这一事实,你应该表达出相应的感激。
CN ²
白天3
怎么,你的眼睛也陷在这身的舰装里拔不出来了吗?真丢人呐。本小姐真正的王牌是寄宿在我左手上的赤焰,背后这些不过是小小的障眼法而已。
CN ²
白天特殊1
虽然有着女王的头衔,但提尔比茨姐其实是一个十分温柔的人,我在刚开始当雇佣兵的时候就向她学习了很多;时隔多年在这里重新见到她,没想到还是那副悠哉的样子。这种气定神闲的余裕,我可能一辈子都学不来吧。
CN ²
白天特殊2
港区的地下竞技场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啊:擂台总是有预约不说,战列舰组甚至还混进来一个驱逐舰。不过,那人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一个,实际上却是一点就炸,莫非这就是你口中的“地雷系”?
CN ²
白天特殊3
你你你你你在干什么,现在可是大白天!即使要向伟大的伯利欣根小姐致意,也不是你敬施瓦本礼的借口!再这样我可真的要解除封印烧死你了!
CN ²
夜间1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本小姐的名字与那位铁手骑士一样纯属巧合。不过,我左手上缠着的绷带除了用于封印体内的滔天赤焰之外,也可以算是对这位先人某种致敬。
CN ²
夜间2
此前一直听说这里是目前战况最激烈的区域,但亲自参战后发现不过如此嘛。难道全世界就没有一个值得本小姐全力以赴的对手吗?真是遗憾。
CN ²
夜间3
这身哥特装是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辈送给我的礼物,按照她的说法是“哥特风格在现代的先锋派诠释”。喂,你怎么笑的那么奇怪……“地雷系”?那是什么?
CN ²
夜间特殊1
亲自跟俾斯麦前辈打过交道以后,我才发现提尔比茨姐吐槽她死板真是一点没错,之前发布会上那句文绉绉的台词就是她喊着着什么威严啊荣耀啊硬塞给我的。我作为自由佣兵明明就跟她不是一路人,搞不懂她为什么还要试图让我遵守那些繁文缛节。
CN ²
夜间特殊2
用摇杆和按钮来操作舰装很难理解吗?哼哼,那可是提尔比茨姐教我的绝技!操作熟练之后就像打游戏一样简单,还不影响我唤起赤焰,完美。
CN ²
夜间特殊3
今天晚餐的佐料也是Löwensenf哦,我还特意买了红瓶的,毕竟绿瓶的话总感觉会火力不足——你怎么一副欲拒还迎的样子,是想让本小姐喂你吗?哎呀,真是不坦率呢,来,张嘴……
CN ²
隐藏台词
当已誓约【H43】时,隐藏1替换白天1。当已誓约【H43】时,隐藏2加入夜间台词。
隐藏1
那么,本小姐这个月的工资呢?(伸手)可别想着赖账哦,合同上明明白白写着甲方,也就是你,要负责伯利欣根小姐的一切花销,你不会是那种没有契约精神的人吧?还是说……你签字的时候只顾着看本小姐了,没有仔细看条款呢?
CN ²
隐藏2
无论是威严还是洒脱,果然都不适合本小姐,我还是按自己的风格来就好了;当然,如果你也喜欢的话……不是!那些火焰当然是真的!本小姐才不是中二病!
CN ²
拜访好友
你是来向伟大的伯利欣根小姐致敬的吗?
CN ²
提督室
我正在重新施加封印,别打扰我。
CN ²
阵型
这场小游戏玩的差不多了,让本小姐来收场吧!
CN ²
攻击
寄宿在吾手中的赤焰啊,把吾之敌人烧成灰烬!
CN ²
夜战
颤抖吧,挣扎吧,然后去死吧!
CN ²
中破
封印——解除!
CN ²
誓约
吾,格茨·冯·伯利欣根,现在以封印着赤焰的左手起誓,在群星的见证下,与命定之人缔结跨越时空的契约——既然说好雇佣本小姐一辈子,那可就不能反悔了哦。
CN ²
参阅:乌尔里希·冯·胡滕#原型简介
1942年2月8日,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上任德国装备部部长,这位建筑师出身的部长马上就调整了海军的造舰政策,为军舰建造总部(Hauptamt Kriegsschiffbau)原本设计战列舰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逐步安排设计新型潜艇的任务。施佩尔的决策并不难理解,在陆军东线战场,德军刚刚兵败莫斯科,鲸吞苏联的计划被迫延期;而海军方面,U艇狼群则在大西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因此,预计在东线战场结束后才会开工的新型战列舰,自然要让位给当前炙手可热的潜艇部队。不过,只是调整了战列舰的优先级不代表不继续研究,施佩尔指示了另一支团队,“新舰建造委员会”(Schiffsneubaukommission)来接手新型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由卡尔·托普(Karl Topp)少将牵头。
当时的老团队还在设计H41型战列舰,并受到海军部长埃里希·雷德尔(Erich Raeder)元帅的直接指示,但这也是他们设计的最后一型战列舰了。新老团队花了约四个月的时间交接,老团队在同年8月将H41方案定稿后,就结束了战列舰设计工作,而雷德尔也不再过问战列舰的进度。而在不久之后,元首就向海军提出对“超级战列舰”(Ueberschlachtschiff)进行可行性研究,不对战舰排水量、主炮口径作出任何限制,只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最高航速大约在30kt左右。
拥有厚重的水平装甲,尽可能抵御远距离发射的炮弹,以及航弹的攻击。
拥有充足的储备浮力以及水下防护,尽可能抵御水雷或鱼雷的攻击。
主炮需要运用当前最佳的技术水平。
而在同年8月,元首在一次会议中,向雷德尔再次谈到了希望建造“超级战列舰”,并当场指示克虏伯工厂研究45cm、50cm和53cm的大口径舰炮。当时的元首也曾不止一次在私人谈话场合表达了对“超级战列舰”的喜爱。
有鉴于此,新团队在1942年6月就以H41方案为基础,提出了3个“超级战列舰”的初步设计,分别命名为H42、H43和H44。其后这些设计也不断迭代,甚至还衍生出了数个“缩小版本”,即所谓H43A、H43B和H43C方案。这些方案长度从305m到345m不等,排水量从90000t到130000t不等,当时海军已经安排了数个大型船坞的建设计划,按照设计容量的确可以建造如此巨大的战舰。
然而,新团队的方案在海军内部却遭到了冷遇。雷德尔卸任海军部长后,接替他工作的卡尔·邓尼茨(Karl Doenetz)元帅专注于潜艇部队,对大型战舰也不闻不问。海军内部的主流意见则同样是优先建造潜艇,而不是建造工期超过5年的“超级战列舰”。说到底,这些“超级战列舰”始终是“东线战场结束后”才会真正摆上台面的计划,在方案提出时,它们更像是单纯为了取悦元首的工具。不过到了1943年6月,另一边的太平洋战场上,航空母舰大显神威,就连元首本人也感叹海战的趋势已变,因此这些“超级战列舰”从此再也没有了下文。
H42、H43和H44的设计历经多次迭代,并没有确定最终的性能参数,因此这里给出最主流的说法:
H型战列舰后期方案
H42
H43
H44
主尺度
水线长305m,水线宽42.8m,设计吃水11.8m,最大吃水12.7m;设计排水量90000t,满载排水量98000t。
水线长330m,水线宽48.0m,设计吃水12.0m,最大吃水12.8m;设计排水量110000t,满载排水量120000t。
水线长345m,水线宽51.5m,设计吃水12.7m,最大吃水13.5m;设计排水量131000t,满载排水量141500t。
动力
2× 柴油机传动轴(8× 曼恩MZ65/95柴油机)+ 2× 蒸汽轮机(?× 蒸汽锅炉),120000 + 150000 hp(标准),120000 + 160000 hp(过载);20000mi@19kt
24kt(纯柴油机),31.9kt(最高持续航速),32.2kt(极速);
23kt(纯柴油机),30.7kt(最高持续航速),31.0kt(极速)
22.5kt(纯柴油机),29.8kt(最高持续航速),30.1kt(极速)
武器
4×II 42cm主炮
4×II 50.8cm主炮
4×II 50.8cm主炮
6×II 15cm SK C/28副炮,8×II 10.5cm SK C/33防空炮,14×II 3.7cm SK C/30防空炮,6×IV 2cm SK C/30机枪,6× 53.3cm水下鱼雷管,6× Ar 196水上飞机。
装甲
主装甲带380mm(下部水线处削薄至180mm),上装甲带145mm;穹甲倾斜段150mm,水平段130mm;上层额外水平装甲60+140mm。防雷隔壁30+45mm,防雷隔舱宽度7.2m(H42)、9.5m(H43)、11.5m(H44)。炮塔和舰桥不明。
同时,H42、H43、H44使用何种口径的主炮,各个海军历史学家或资料对此也有不同说法:
至于档案馆的一手资料,也只有如下信息:
克虏伯工厂有一份SK C/34h双联装炮塔的图纸。文献日期是1938年2月。
H42-44使用4座双联装主炮塔,其中H43使用的是SK C/34h舰炮,H44使用的是SK C/34?舰炮。文献日期是1942年6月。
元首与雷德尔的访谈中提到了45cm、50cm和53cm口径 的舰炮。文献日期是1942年8月。
克虏伯工厂有一份介绍45cm SK C/42h 的双联装和三联装炮塔,以及50cm SK C/42i的双联装和三联装炮塔的报告。文献日期是1942年11月。
H43存在一组缩小版的H43A、H43B和H43C方案,并使用三联装或四联装炮塔。文献日期是1943年1月。
H级后期型方案的设计与H41型在思路上可谓一脉相承,其角色仍然是作为与英国皇家海军进行海上决战的主力舰,全面防护、垂直主装、大厚度穹甲的装甲设计也是自俾斯麦级开始从一而终,而H级则更注重水平装甲,特别要求对大着角炮弹或者航弹的防护性能。另一方面,H级后期型的尺寸都非常大,但其排水量增加的主要来源并非是更强的火力或防护水平,而是迅速提升的抗沉性:H44方案的防雷隔舱宽度达到了恐怖的11.5m,哪怕是英国皇家空军的“大满贯”超重型航弹的近失弹也很难伤到其核心区;而防雷系统带来的大量储备浮力也让敌方很难击沉这座字面意义上的“水上要塞”。至于主炮选择,倒不如说最多8门50.8cm炮反而显得过于保守,对如此巨大的战列舰来说,即使装备53.3cm炮也是绰绰有余的。而副炮和防空火力方面,H级则毫无新意,150mm-105mm-37mm-20mm的副炮火力配置从俾斯麦级开始就一直如此,不过海军在战争后期也研制出了128mm、55mm和30mm的新式防空武器,如果H级真的开工,也有可能会选择这些新型防空炮。
然而归根结底,以当时第三帝国的资源和人力,这些H级后期型方案也几乎不可能建成;而从海军战略来看,超级战列舰也已经毫无必要。在元首与雷德尔的对话中,雷德尔虽然也认为有必要建造战列舰,但航母和航空巡洋舰,甚至装备导弹武器的小型战舰也被他纳入考虑之中。到1943年6月,元首在谈到战列舰时也庆幸自己之前没有过多推进这个项目,并感叹道:“过去我曾下令过建造一支战列舰编队,一旦建成,这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编队,如今我很高兴这一计划没有成为现实。……而今天的日本海军拥有着最强的战列舰编队,但在实际作战中却很难使用她们。战列舰们最大的威胁来自空中,想想俾斯麦号的沉没吧……”
挖组性能评测
末日狂想曲 :自身炮击战阶段被攻击概率提高10%/20%/30% 。自身炮击攻击优先攻击位置排在前方的敌方主力舰。 自身每损失1点耐久值,炮击战攻击时便会增加1/1/2 点额外伤害。全队G国舰船攻击时增加其自身5%/15%/25% 耐久值的额外伤害。
【末日狂想曲】
136血是你游目前独一档最高的血量,130火115甲在战列里也是上游水平,面板属于现版本高达水准。
比起A150的全阶段嘲讽,H43的嘲讽只覆盖白天的炮击战,对空袭鱼雷等没有效果,算是各有特色。H43的补正是根据损失血量增加额外伤害,得益于136的超高血量,H43最理想的情况下,半血状态下没有战损不怕跳弹的同时能打出最高136点的额外伤害。中破时虽然额外伤害能提高到200以上,但已经需要考虑面对高甲敌人的跳弹问题,总体是个不算特别稳定的战损补正。(但比起之前类似的浴火西弗已经是完爆的了)
炮击攻击优先攻击前方主力舰这条,所有锁头效果都需要有输出能力支撑,不然就是浪费频率,这个锁头条件在活动基本就是锁旗舰的。H43的输出增益除了不可控的掉血补正,就只剩全体G国额外伤害。由于是根据最大耐久而非当前耐久计算,因此H43每一炮都能附带保底34点额外伤害,配合自身的高火力,对于道中量产型的旗舰是有不俗的压制力的,但对于旗舰动辄几百血的院长是有点稍显逊色的,需要在道中靠嘲讽累计一些擦伤来增加伤害。
综上,活动中H43在G国功勋的地位不必多说,又能给全队加额外伤害又能锁头+嘲讽保护克劳这种玻璃大炮,必上的。哪怕在无限制战列队中作为稀缺的有嘲讽有战损补正有输出的抗压位,也有一定出场空间,总体是非常优秀的一条能护航能输出的战列舰。
日常虽然面板很高而且有优先攻击前方大型船这个打战役的神级效果,但消耗实在过于顶级,接近维内托和星座的两倍水准,根本用不起,还是安心待仓库等活动再上吧。
——原文来自:【巨型基础攻略】全技能船只强度分析与简评
白天1——“既然你急着想要本小姐出战,那怎么还没有把雇佣金打到我的账户上?收款名称是“伟大的格茨·冯·伯利欣根小姐的雇佣兵团”,具体金额都写在之前签的合同里了,自己去翻吧。 ”
夜间1——“你想说什么,但是本小姐的名字与那位铁手骑士一样纯属巧合。不过,我左手上缠着的绷带除了用于封印体内的滔天赤焰之外,也可以算是对这位先人某种致敬。 ”
通过台词可以得知,H43的本名为格茨·冯·伯利欣根(Götz von Berlichingen),这是元首钦定的两个H级舰名之一(另一个是乌尔里希·冯·胡滕 )。伯利欣根此名来自16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铁手骑士”格茨·冯·伯利欣根,他在1504年的兰茨胡特战役中被炮弹炸断了半条右臂,被迫在余生中使用机械义肢,因此有了这个外号。
白天3——“怎么,你的眼睛也陷在这身的舰装里拔不出来了吗?真丢人呐。本小姐真正的王牌是寄宿在我左手上的赤焰,背后这些不过是小小的障眼法而已。 ”
隐藏2——“无论是威严还是洒脱,果然都不适合本小姐,我还是按自己的风格来就好了;当然,如果你也喜欢的话……不是!那些火焰当然是真的!本小姐才不是中二病! ”
攻击——“寄宿在吾手中的赤焰啊,把吾之敌人烧成灰烬! ”
誓约——“吾,格茨·冯·伯利欣根,现在以封印着赤焰的左手起誓,在群星的见证下,与命定之人缔结跨越时空的契约——既然说好雇佣本小姐一辈子,那可就不能反悔了哦。 ”
中二病,又名“初二症”,该词源于日本,原形为青春期少年少女的自我中心与过度表现欲,其中一种形式即为H43这样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我也,自认能看到常人所不能见之物,坚信体内隐藏着某种力量;类似的现象可以参考《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日常系的异能战斗》等作品。
白天特殊2——“港区的地下竞技场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啊:擂台总是有预约不说,战列舰组甚至还混进来一个驱逐舰。不过,那人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一个,实际上却是一点就炸,莫非这就是你口中的“地雷系”? ”
夜间3——“这身哥特装是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辈送给我的礼物,按照她的说法是“哥特风格在现代的先锋派诠释”。喂,你怎么笑的那么奇怪……“地雷系”?那是什么? ”
“地雷系”一词来源于日本,最早是一个形容性格的名词,指那些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清纯可爱,但实际上性格或者心理有严重问题的年轻女性。“地雷”一词一方面暗示问题难以被外人发现,只有亲近之人才会察觉到;另一方面指问题爆发时很容易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物理层面的伤害。
这一概念后续拓展到了服装和妆造领域,用于形容地雷系女性的刻板印象穿搭与妆造:暗色调的哥特风或者洛丽塔打底,配上颜色较鲜艳(一般是粉色、白色或者红色)的缎带、蝴蝶结、爱心等饰品;妆容侧重于展示白到病态的面容和伤痕累累的肢体,并且要有与服装色调相同的挑染。非要说的话,地雷系穿搭确实与哥特风、中二风有重叠之处,但北宅 你这么忽悠小姑娘真的好吗?
“地下竞技场的驱逐舰”可能指的是不惧 ,她的台词里提到过去地下竞技场打擂的事情。由于其人设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星际争霸2》的泰凯斯,所以脾气很臭,是个暴躁老妹。无论是谁,认为是维内托 的都请自觉去刑场排队等候炮决(无慈悲)。
白天特殊3——“你你你你你在干什么,现在可是大白天!即使要向伟大的伯利欣根小姐致意,也不是你敬施瓦本礼的借口!再这样我可真的要解除封印烧死你了! ”
施瓦本礼(Swabian Salute)出自歌德撰写的戏剧《格茨·冯·伯利欣根》,剧中伯利欣根参加了农民起义,但由于自身始终无法与贵族阶层切割,无法真正与底层人民共情而导致起义失败,最终在施瓦本城被敌人包围。在面对敌人的劝降时,他嘲讽道“让我投降?真可怜!你在和谁说话?我是强盗吗?告诉你们的队长,我始终对皇帝陛下怀有应具的尊重。但对他,请告诉他,让他来舔我的屁股!”,随后兵败被杀。因此“施瓦本礼”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舔某人的屁股,后来成为了德语文化圈里广为流传的脏话,实际意思约等于让某人滚蛋。
实际上这部戏剧对伯利欣根进行了过度美化,历史上的伯利欣根的确参加了农民起义(德意志农民战争),但是却在交战前夜临阵脱逃,导致自己率领的起义军(光明军)因失去统帅而迅速溃败。他本人也没有因为参加农民起义而被处死,只是结合此前劫掠贵族等行为,数罪并罚被判处终身软禁,后于1540年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赦免。并且伯利欣根由于经常纵容部下劫掠商人、平民甚至是其他贵族,也被人称为“盗匪骑士”,和歌德笔下的悲情英雄形象相去甚远,歌德更像是借用了这个历史人物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真实历史中的伯利欣根无论是经历、威望还是人品,都远不及胡滕。元首却将此二人并列,就不知道歌德的这部戏剧发挥了多少作用了。
夜间特殊1——“亲自跟俾斯麦前辈打过交道以后,我才发现提尔比茨姐吐槽她死板真是一点没错,之前发布会上那句文绉绉的台词就是她喊着着什么威严啊荣耀啊硬塞给我的。我作为自由佣兵明明就跟她不是一路人,搞不懂她为什么还要试图让我遵守那些繁文缛节。 ”
H43的获得台词与预告中的不一样,预告中的台词是:“甲镇八方,坚不可摧!炮平四海,攻无不克!”。随后官方在发布H43亚力克立牌周边的微博时,将台词改为了实装后的获得台词。
H43的预告图
夜间特殊2——“用摇杆和按钮来操作舰装很难理解吗?哼哼,那可是提尔比茨姐教我的绝技!操作熟练之后就像打游戏一样简单,还不影响我唤起赤焰,完美。 ”
H43的舰装其实来源于夹娃娃机,人物左右两边的平台是摇杆和按钮;而向前伸出的则是夹娃娃机的机械臂,在Q版的开火动画中机械臂的表现会更明显。
夜间特殊3——“今天晚餐的佐料也是Löwensenf哦,我还特意买了红瓶的,毕竟绿瓶的话总感觉会火力不足——你怎么一副欲拒还迎的样子,是想让本小姐喂你吗?哎呀,真是不坦率呢,来,张嘴…… ”
Löwensenf是德国的一家食品公司,主打产品是同名的芥末酱,也是德国的国民品牌。其中“绿瓶”(Löwensenf Medium)的口味是中等,而“红瓶”(Löwensenf Extra)的口味更重。
隐藏1——“那么,本小姐这个月的工资呢?(伸手)可别想着赖账哦,合同上明明白白写着甲方,也就是你,要负责伯利欣根小姐的一切花销,你不会是那种没有契约精神的人吧?还是说……你签字的时候只顾着看本小姐了,没有仔细看条款呢? ”
除开骑士身份,历史上的伯利欣根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佣兵,他在1500年组建了自己的佣兵团,多次参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邦国之间的战争。
至于光顾着看人而没注意看合同什么的……德国来的地雷妹本身就很稀奇,多看几眼也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H43也是游戏里出击花费和修理花费最高的船,同时还拥有最高的耐久。她是真的会吃穷你的。
阵型——“这场小游戏玩的差不多了,让本小姐来收场吧! ”
这句台词化用了《星际争霸2》合作中塔达林升逼 格第一人阿拉纳克(高坚果)的出生台词:这场小游戏玩得差不多了,我来收场了!
夜战——“颤抖吧,挣扎吧,然后去死吧! ”
这个句式除了是常见中二句式之外,也有可能是恶搞三国杀群势力版本的贾诩(完杀:哭喊吧,哀求吧,挣扎吧,然后死吧!)和拳皇八神庵(八稚女:哭吧、叫吧、然后就去死吧!)当然,考虑到三国杀早期台词的梗含量,贾诩这句本身也极有可能来自拳皇。
首页
德国海军 Kaiserliche Marine/Kriegsmarine/Bundesmarine 航空母舰(CV)
装甲航母(ACV)
轻型航母(CVL)
战列舰(BB)
航空战列舰(BBV)
战列巡洋舰(BC)
毛奇级
塞德利茨级
德意志级(装甲舰)
沙恩霍斯特级
O型
重巡洋舰(CA)
轻巡洋舰(CL)
浅水重炮舰(BM)
驱逐舰(DD)
1916型
1924型(猛兽级)
1934型
1934A型
1936型
1936A型
1936A(Mob)型
1936C型
1939型
1945型
科隆级
防空导弹驱逐舰(AADG)
潜水艇(SS)
U31型
IIIA型
VIIB型
VIIC型
IXC型
XIV型
XVIIB型
XXI型
XXIII型
补给舰(AP)
Erich Groener,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Siegfried Breyer, Schlachtschiffe und Schlachtkreuzer 1905-1970.
Siegfried Breyer, Schlachtschiffe und Schlachtkreuzer 1921-1997.
William H. Garzke & Robert O. Dulin, Jr.,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in Europe - Technical Report No.526-45: Projected Battleships of German Navy.
Bundesarchiv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8460609214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