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志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中途岛: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4,763字节 、​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美军对CVB的研究与争辩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高级移动版编辑
(美军对CVB的研究与争辩)
第43行: 第43行:


===关于装甲飞行甲板的争论===
===关于装甲飞行甲板的争论===
中途岛级的设计起源非常早,在1930年代末期[[埃塞克斯]]级还在设计论证阶段时就已经有初步的想法了。
为航母配备装甲化的飞行甲板,或者建造大型的防护较好的航母,这些想法起源非常早,在1930年代约克城级与埃塞克斯级的设计论证中便有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当时关于埃塞克斯级的设计,美军内部争论最激烈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不要装备装甲飞行甲板。很显然,让海军内部一部分人产生这个想法的正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光辉]]级装甲航空母舰,而美国海军此前的所有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都是没有防护能力的。
在30s这样一个航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舰载机及其所能携带的炸弹的体型迅速增长。而海军手中的航母受限于海军条约对于总吨位的规定,既不可能冒着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乃至吨位配额打水漂的风险建造实验性航母,更不可能以数量根本无法满足使用为代价建造“全都要”的超大型航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海军数次舰队问答演习的经验——“在航空力量接近的前提下,参加战斗的航母被全灭的可能性不可忽视”(1934年第15次)、“及时的空中防御难以组织,胜负取决于先敌发现先敌攻击”(1939年第20次)——愈发巩固着航母天生脆弱的看法。给约克城级大小的航母配备1.5in装甲飞行甲板的代价是巨大的,但这仍然难以抵挡炸弹的攻击。
 
除了装甲飞行甲板本身的效能和代价以外,批评意见包括但不限于航空作业所需的设备布置困难、装甲化的飞行甲板会在皮带和飞行甲板之间留下天窗等。而对于炸弹防御,军械局的意见是,防护500磅通常弹需要至少1.5in的STS钢板,而布置在位置相对靠下的机库地板处的2.5in装甲板足以防御1000磅通常炸弹。
 
当时关于埃塞克斯级的设计,美军内部争论最激烈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不要装备装甲飞行甲板。很显然,让海军内部一部分人产生这个想法的正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光辉级装甲航空母舰,而美国海军此前的所有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都是没有防护能力的。受皇家海军早期战争经验与德国轰炸机在挪威水域的成功作战的影响,要求建造大型且装甲化的航母的呼声再一次抬头(甚至包括给航母配备8in火炮的呼声,或者只是单纯从抵挡水面舰艇炮击的角度);1940年1月,一个叫CV9G的草图被提交,这个设计配备了2.5in的装甲飞行甲板和1.5in的强化机库地板,其余配置和最后建成的埃塞克斯级差别不大。


支持的一方认为装甲飞行甲板可以降低航母遭受敌方俯冲轰炸攻击的损害程度,航母即使遭到攻击后也能继续作战,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支持的一方认为装甲飞行甲板可以降低航母遭受敌方俯冲轰炸攻击的损害程度,航母即使遭到攻击后也能继续作战,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第51行: 第55行:
反对的一方认为,在总排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装甲飞行甲板势必要压缩机库的容量,会使得可携带的飞机减少,造成航母战斗力下降,况且要应对敌方的飞机只需增加载机量装备更多的战斗机保护航母就行了,还有诸多的护卫舰可以保护航母;其次,装备装甲的飞行甲板会造成航母的重心偏高,使得船体的稳定性下降(这一点确实在后来的中途岛级得到印证),所以航母加装装甲飞行甲板就是多余的。
反对的一方认为,在总排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装甲飞行甲板势必要压缩机库的容量,会使得可携带的飞机减少,造成航母战斗力下降,况且要应对敌方的飞机只需增加载机量装备更多的战斗机保护航母就行了,还有诸多的护卫舰可以保护航母;其次,装备装甲的飞行甲板会造成航母的重心偏高,使得船体的稳定性下降(这一点确实在后来的中途岛级得到印证),所以航母加装装甲飞行甲板就是多余的。


后来美军内部做了一次模拟测试,模拟埃塞克斯级在加装装甲飞行甲板后对载机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如果装备类似于光辉级的装甲飞行甲板,在埃塞克斯级原设计排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那么其最大载机量将会减少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航空局(BuAer)的海军上将约翰·H·塔尔斯(John H. Towers)继续反对装甲航母这一想法。他认为,在'''装甲飞行甲板上爆炸的炸弹仍然具有破坏性,但即使炸弹在机库内爆炸也并不会损害战舰的关键设备;任何位于装甲化的机库甲板上方的损坏都可以相对容易地修复,而飞行甲板的损坏范围相对有限,其他地方足够继续进行航空运作——这种想法被接受为埃塞克斯级的设计哲学'''。


这个结果是美军内部完全无法接受的,他们无法接受新航母的排水量在要比[[约克城]]级大的多的情况下载机量还不如约克城级。再加上日本在东亚地区蠢蠢欲动,和美国的关系恶化,埃塞克斯级航母需要尽快落地动工以应对日本可能的袭击,最后其设计确定为不配备装甲飞行甲板,随后设计在1941年9月获得批准后立刻开工建造。
美国海军参谋部中流传的一些计算警告说,给约克城大小的航母配备装甲飞行甲板将减少多达2/3的机库载机量。再加上日本在东亚地区蠢蠢欲动,和美国的关系恶化,埃塞克斯级航母需要尽快落地动工以应对日本可能的袭击,最后其设计确定为不配备装甲飞行甲板,随后设计在1941年9月获得批准后立刻开工建造。


貌似到这里埃塞克斯级设计的最大争议点似乎就已经被解决了。
貌似到这里埃塞克斯级设计的最大争议点似乎就已经被解决了。
第62行: 第66行:


===后续发展===
===后续发展===
时间到了1942年年底,此时瓜岛战役接近尾声,美军的[[列克星敦(CV-2)|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黄蜂]]号、[[大黄蜂]]号航母在这一年相继战沉,而[[埃塞克斯]]级航母还要等到1943年下半年才能大规模投入战斗,美军的处境非常艰难。
但对装甲飞行甲板的考量并未止步于埃塞克斯级,甚至在其尚未开工建造时便已发生转变。
 
军械局认为抵御从10,000ft高空投下的500磅炸弹需要1.9in的STS钢板,至少 2.5in才能破坏1000磅半穿甲弹的弹体,但对穿甲炸弹而言这个数值会进一步上升,水涨船高的还有德国人使用的新式2000磅炸弹......即使是500磅炸弹,只要投放的高度足够,便仍然可以击穿3in的装甲甲板。
 
但战争经验正在使得天平逐渐向装甲飞行甲板倾斜。舰艇会机动以躲避空袭,这使得瞄准它们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飞行员——特别是俯冲轰炸机的——会飞得更近,投放炸弹的高度更低,以提高命中率。但如果将500磅炸弹的投放高度降低到4000ft,它的穿深只有1in。飞机可以并且正在携带更多或更大的炸弹,但载弹量越高,飞机的作战半径就越短。


除了加快[[埃塞克斯]]级的建造进度使其尽快服役外,美军也开始对航母的沉没情况和受损部位进行复盘,并开始着手设计埃塞克斯级的继任型号。
日本偷袭珍珠港促使着美国人直接加入了战争,但与此同时也标志着海军条约的彻底破产。1942年初,海军部总委员会希望任何新舰都不再受战前条约或者旧思想的束缚,对于航母而言这意味着更大的排水量来支撑更详细的分舱乃至装甲而无需在载机量上打折扣。战争早期的战斗乃至皇家海军都提供了相当充足的战争经验。美军内部对航母增加装甲飞行甲板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分析了列克星敦号、光荣号、光辉号等航空母舰的战斗后,,他们认为装甲确实可以提高航母的存活率。


是否装备装甲飞行甲板这个老议题便被再次搬了出来,不过在经历太平洋战争的多场实战后,美军内部对航母增加装甲飞行甲板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分析了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和大黄蜂号的沉没原因后,他们认为装甲飞行甲板确实可以提高航母的存活率。
美国海军分析了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装甲航母在1941年1月在地中海的战斗与损害情况。在这次行动中,光辉号承受了至少6枚250~500kg炸弹直击和2枚近失弹,其中有一发可能重达一吨的炸弹击穿了装甲飞行甲板并在机库内爆炸。但爆炸的损害最终被局限在了部分区域,没有造成大规模连环爆炸或者大规模起火,这说明加强舱壁和甲板防护,利用合理的舱室划分以及损管消防系统来抵挡爆炸和火灾是可行的。<ref>http://www.researcheratlarge.com/Ships/CV13/1946DamageReport.html</ref>


随后美国海军分析了英国皇家海军[[光辉]]号装甲航母在1941年1月在马耳他岛进行的一次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光辉被几架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炸弹击中,装甲飞行甲板抵御住了大部分炸弹,其中三枚炸弹在机库引爆,但爆炸最终被较厚的机库舱壁挡住,没有造成大规模连环爆炸,这说明加强舱壁和甲板防护,利用合理的划分舱室以及损管消防系统来抵挡爆炸和火灾是可行的。<ref>http://www.researcheratlarge.com/Ships/CV13/1946DamageReport.html</ref>
'''受光荣号被德国水面舰艇击沉的影响,“给航母提供足够的装甲保护以在日本重巡的炮击下生存”这一想法转为了新型装甲化航母的起源'''。1942年3月海军部长总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听证会,会议在评估了利弊、讨论了设计细节后,决定建造更大型的航母以让其在装备装甲飞行甲板和机库的情况下载机量不受影响。最终新航母的标准排水量增至45000吨,满排甚至达到60000吨,已经远超之前最大的[[列克星敦(CV-2)|列克星敦]]级航母。1942年7月,国会批准了首条CVB的建造,为纪念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新型航母被命名为“中途岛级”,首舰为中途岛号;8月,总共4条CVB的合同被签订。
[[File:Midway-final-bp.jpg|400px|缩略图|右|中途岛级设计图定稿版]]
[[File:Midway-final-bp.jpg|400px|缩略图|右|中途岛级设计图定稿版]]
在分析论证后,美军决定继续加大新航母的规模和吨位,以让其在装备装甲飞行甲板和机库的情况下载机量不受影响。最终新航母的吨位增至45000吨,满排甚至达到60000吨,已经远超之前最大的[[列克星敦(CV-2)|列克星敦]]级航母。
——“总委员会已经注意到了这场战争中航母的战损情况,考虑了我们正在建造和已建成的航母的特征,并研究了在没有吨位限制下的航空母舰所需的特征......拥有一些更坚固的航母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航母需要展现出更好的生存能力并可以参与进攻性行动,而不会因为被几枚轻型炸弹、一两枚鱼雷或中口径炮弹击中而轻易退出战斗。委员会认为,此类航母大幅增加的标准排水量所带来的好处超过了其成本......”
 
但质疑仍然存在,这些担忧甚至来源于尼米兹等海军将领与罗斯福总统。
 
罗斯福总统表示考虑到工期与建造资源的局限性,他更希望建造类似皇家海军的巨人级的11,000吨轻型航母。尼米兹则认为CVB不必要地庞大而笨拙,并且将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但人们普遍认为,11,000吨级的船只太小,无法满足一线航母的需求。尼米兹和其他太平洋战区指挥官的观点是,建造与交付速度更加优先,这意味着埃塞克斯改进版的设计更符合当下需求。


为纪念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新型航母被命名为“中途岛级”,首舰为中途岛号。
然而欧内斯特·金上将认为,海军不能局限于眼前的需求,并表示如果将此前为蒙大拿级准备的资源和船台用于建造CVB,将不会影响埃塞克斯级的建造速度。随着埃塞克斯级的快速供应得到保证,罗斯福总统终于在1942年12月29日批准了CVB的建造。


虽然中途岛级最终还是没能在二战中服役参战,但美军之前的想法却在1945年的对日本本土的作战中得到了印证。
虽然中途岛级最终还是没能在二战中服役参战,但美军之前对装甲飞行甲板的质疑却在战争后期对日本本土的作战中得到了消解。


1945年3月19日,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期间,美军的埃塞克斯级富兰克林号航母(USS Franklin CV-13)在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袭击,一架日机的一枚炸弹贯穿了富兰克林号中前部的飞行甲板,然后在机库爆炸,摧毁前部升降台,几乎杀死机库附近的所有人员,该处只有两人生还。至于第二枚炸弹则贯穿中后部的飞行甲板,在机库爆炸,将舰艉的升降台炸翻。由于富兰克林号的飞机正在准备出击,舰员正为舰载机加油武装,并且预热发动机,整个飞行甲板及机库都布满易燃及易爆物料;日军飞机投下的两枚炸弹爆炸后,机库及甲板的飞机燃油随即被点燃起火,并引发另一波爆炸,使舰体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这次爆炸直接将富兰克林号炸成残废,基本完全丧失战斗能力。
1945年3月19日,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期间,美军的埃塞克斯级富兰克林号航母(USS Franklin CV-13)在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袭击,一架日机的一枚炸弹贯穿了富兰克林号中前部的飞行甲板,然后在机库爆炸,摧毁前部升降机并几乎杀死附近的所有人员,该处只有两人生还。至于第二枚炸弹则贯穿中后部的飞行甲板,在机库爆炸,将舰艉的升降机炸翻。由于富兰克林号的飞机正在准备出击,舰员正为舰载机加油挂弹或者暖机,整个飞行甲板及机库都布满易燃及易爆物料;日军飞机投下的两枚炸弹爆炸后,机库及甲板的飞机燃油随即被点燃起火,并引发另一波爆炸,使舰体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富兰克林号的整个后甲板过火,基本完全丧失战斗能力。


反观在同一时期同样遭到日军飞机袭击的英国[[光辉]]级航母[[胜利]]号,靠着坚实的装甲,在遭受几波日机的轰炸后依然没有大碍。
反观在同一时期同样遭到日军飞机袭击的英国[[光辉]]级航母[[胜利]]号,靠着坚实的装甲,在遭受几波日机的轰炸或者神风攻击后仍然可以迅速恢复运作能力。但同样差距明显的是,皇家海军面临的空中威胁远小于美国海军,其展现出的航空运作能力同样远不如美国同行出色。


===基础参数===
===基础参数===
第299行: 第311行:


===台词解析===
===台词解析===
白天1——'''“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总觉得导弹还是那个飞不了多远就会失稳然后自爆的窜天猴,没想到现在已经发展成这么可靠的武器了,看来有空的时候还是要抓紧补补课才行。
白天1——'''“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总觉得导弹还是那个飞不了多远就会失稳然后自爆的窜天猴,没想到现在已经发展成这么可靠的武器了,看来有空的时候还是要抓紧补补课才行。'''
'''
:二战结束后,美军对缴获的德国V-2导弹进行了测试,其中一项是测试在海上发射V-2。1947年9月6日,海军选择了中途岛号航母作为V-2海上发射的平台,在航母甲板上建起一个简易的发射台,直接在甲板上发射。这次测试被命名为“沙色行动”(Operation Sandy)。然而这次测试效果并不理想,V-2在升空飞行了约6英里后就解体爆炸了。从此以后,美国海军几乎放弃了发展弹道导弹,转而发展更稳定的巡航导弹。
:二战结束后,美军对缴获的德国V-2导弹进行了测试,其中一项是测试在海上发射V-2。1947年9月6日,海军选择了中途岛号航母作为V-2海上发射的平台,在航母甲板上建起一个简易的发射台,直接在甲板上发射。这次测试被命名为“沙色行动”(Operation Sandy)。然而这次测试效果并不理想,V-2在升空飞行了约6英里后就解体爆炸了。从此以后,美国海军几乎放弃了发展弹道导弹,转而发展更稳定的巡航导弹。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到了1958年,美国海军的防空导弹依然不能称得上是“可靠的武器”,在各种演习中的命中率经常低于10%。这种情况直到海军在60年代引进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为导弹提供更好的火控后才得以解决。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到了1958年,美国海军的防空导弹依然不能称得上是“可靠的武器”,在各种演习中的命中率经常低于10%。这种情况直到海军在60年代引进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为导弹提供更好的火控后才得以解决。
第344行: 第356行:


==参考链接与注释==
==参考链接与注释==
<references />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