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R百科是靠无数自愿编辑者持续地建设更新完善的。编辑非常简单,无需代码知识,请勇于更新页面!
编辑入门 | 资助百科 | 留言讨论页 | 微博@舰R百科 | 百科编辑讨论Q群:366818861

俾斯麦: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添加2,085字节 、​ 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59行: 第59行:


== 原型简介 ==
== 原型简介 ==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于1936年7月1日在汉堡的布洛姆·沃斯(Blohm & Voss)船厂动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服役。


此处为简介,如果想全面了解俾斯麦号,可以通过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大揭秘》一书{{黑幕|全面到连船员的三餐都有}}
在当时俾斯麦和姐妹舰[[提尔比茨]]是欧洲范围内最大的两艘战列舰。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Bild_193-04-1-26,_Schlachtschiff_Bismarck.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Bundesarchiv_Bild_193-04-1-26%2C_Schlachtschiff_Bismarck.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的俾斯麦号}}
 
===舰船设计===
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禁止其建造军舰的《凡尔赛条约》,并向英国提出限制德国海军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35%,英国欣然接受并与之签订《英德海军条约》,为德国建造大型战舰铺平了道路。
 
同时为对标同时期法国建造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德国海军高级军官和造船部门的赫尔曼·伯克哈特博士的团队举行了一次关于战列舰F(俾斯麦号)和战列舰G(提尔比茨号)的设计会议。1935年秋季,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最终决定了战列舰F的方案,两艘俾斯麦级的建造方案开始正式实施。


'''俾斯麦号战列舰'''(德语:Bismarck)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首舰,于1936年7月1日在汉堡的布洛姆·沃斯(Blohm & Voss)船厂动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服役。
俾斯麦级长251米,宽36米,吃水深9.9米,标准排水量41700吨,满载排水量50300吨,是当时欧洲最大的一级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达41000长吨(41700吨),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战舰,也是纳粹德国上台后研制的第二型战列舰。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禁止其建造军舰的《凡尔赛条约》,并向英国提出限制德国海军总吨位为英国海军的35%,英国欣然接受并与之签订《英德海军条约》,为德国建造大型战舰铺平了道路。
动力方面由三台布洛姆福斯齿轮传动汽轮机和十二台燃油瓦格纳锅炉提供动力,其总功率为148116马力(110450千瓦),最大航速为30.01节(55.58公里/小时),可以以19节(35公里/小时)航速行驶8870海里(16430公里)。


俾斯麦号是德国一战战败后时隔二十年首次研究的新型战列舰,1934年11月初,德国海军高级军官和造船部门的赫尔曼•伯克哈特博士的团队举行了一次关于战列舰F(俾斯麦号)和战列舰G(提尔皮茨号)的设计会议。1935年秋季,雷德尔最终决定了战列舰F,也就是俾斯麦号的建造方案。1936年7月1日早晨,第一根龙骨板被放置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9号下水滑道上。
====武装配置====
主武器方面,俾斯麦级配备了八门15英寸(380毫米)SK C/34火炮,分别安装在四座双联炮塔中。事实上双联380毫米主炮(SKC/34)初速不仅被砍了,也是欧洲倒数第二的15寸(倒数第一是4crh弹之英畜15吋Mk Ⅰ),欧洲新式战列舰主炮倒数第一。


事实上[[双联380毫米主炮(SKC/34)]]初速不仅被砍了,也是欧洲倒数第二的15寸(倒数第一是4crh弹之英畜15吋MKⅠ),欧洲新式战列舰主炮倒数第一。
副武器包括十二门5.9英寸(150毫米)L/55火炮、十六门4.1英寸(105毫米)L/65和十六门1.5英寸(37毫米)L/83以及十二门0.79英寸(20毫米)防空机炮。


俾斯麦号最终装备了前后各两座双联装380毫米34倍径火炮,沿用了全面防护方式布置的装甲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装甲重量超过标准排水量的40%。
俾斯麦级还在船中部的双机库中携带了四架Arado Ar 196侦察水上飞机,两个单机库与烟囱并排,带有一个双端阻滞弹射器。


全面防护不仅占用吨位大,并且它特有的穹甲——世界已成舰中第二厚的穹甲,压缩空间拉长了核心舱导致装甲带被迫拉长,重量也是蹭蹭地往上涨,因此不少人戏称这是“吨位换智商”或“德三在用吨位弥补20年来缺失的智商”。再者,看装甲带长度正常情况下并无什么意义,德三的主力舰还是为了舰队决战而存在的。德国人将水平装甲从其他国家流行的与主装上部相连变为以穹甲连接下部,主水平装甲一定程度上位于近距离的弹道上,110mm的穹甲倾斜部配合320mm的垂直主装将发挥作用;然而其50mm露天甲板+80mm重叠于弹道上的水平装甲太薄以至于远距离防护感人。俾斯麦级装甲唯一优势在于万码以下的一战设计思路,导致其垂直方向防护不错,水平方向简直是惨不忍睹。俾斯麦级装甲风格实际上是一战巴伐利亚级的延续,而一战恰恰不注重水平防护。据英国推算,俾斯麦级在与乔治五世级在22000码距离上交战时,只有20%部分位于主装保护下,并且英舰炮弹有相当大概率穿透甲板装甲和主水平装甲或上部装甲带而直接砸进发射药库。德国船与英国不同,发射药库直接位于主水平装甲下方,无防破片装甲,这容易导致殉爆;且受到水中弹攻击时,容易导致大量进水。
====装甲防护====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Bundesarchiv_Bild_193-04-1-26,_Schlachtschiff_Bismarck.jp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Bundesarchiv_Bild_193-04-1-26%2C_Schlachtschiff_Bismarck.jpg|宽度=400|说明=1940年的俾斯麦号}}
俾斯麦级的装甲设计采用“全面防护”的设计理念,厚度为320毫米的主装甲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装甲重量超过标准排水量的40%。
===战争经历===
 
1941年5月19日早上,俾斯麦与[[欧根亲王|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秘密离开哥腾哈芬(Gotenhafen,今波兰格丁尼亚)的港口,展开“莱茵演习行动”,准备进入大西洋拦截来往于英国和北美洲的运输船队,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线。但随后两舰行踪在挪威卑尔根附近海岸先后被瑞典巡洋舰[[哥特兰]]和英国侦察机发现,英国皇家海军调动舰队前往拦截。5月24日清晨,双方在丹麦海峡爆发海战,俾斯麦在当天早晨6点钟整击中英方战舰[[胡德|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并使其殉爆,胡德号当场沉没。随后[[威尔士亲王|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以一敌二并且在"Y"炮塔故障火力无法全部发挥的情况下,和俾斯麦进行了短暂炮战后离开战场。丹麦海峡海战结束后,俾斯麦由于在战斗中被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早晨5时56分到59分的第6和第9轮齐射的命中击穿了舰体,导致燃油泄漏且2号锅炉停工,被迫放弃驶入大西洋计划,与欧根亲王号分开,准备返回法国圣纳泽尔(Saint-Nazaire),但在途中被追击的英国舰队发现。5月26日,由[[皇家方舟|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起飞的[[剑鱼|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所发射的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导致俾斯麦号的尾舵被卡死在左12度,同时轮机舱破损进水,不得不以7节的航速向英国舰队方向驶去。5月27日早上,比斯开湾俾斯麦号终于被英国舰队追上,开战后数分钟后就被[[罗德尼|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毁了前面两座主炮塔;9点31分罗德尼号瘫痪了俾斯麦的所有主炮塔。在承受了英舰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国王号两小时对上层建筑和甲板的狂轰滥炸后,在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HMS Dorsetshire (40))的鱼雷<del>和自行打开通海阀的共同</del>作用下在19分钟内快速沉没。{{黑幕|德意志通海阀科技世界第一。}}不少资料中说英舰为了给胡德报仇而用高爆弹洗俾斯麦的上层建筑,并没有任何依据。事实上,由于英国舰队长时间高速追击,所剩燃油已经不多,英方司令托维希望“尽快解决”,故命令英王乔治五世和罗德尼接近射击<ref>可以参见西洋前辈的贴子,http://tieba.baidu.com/p/4943491705</ref>。另外通海阀的问题也十分有疑点。
全面防护不仅占用吨位大,并且它特有的穹甲——世界已成舰中第二厚的穹甲,压缩空间拉长了核心舱导致装甲带被迫拉长,重量也是蹭蹭地往上涨,因此不少人戏称这是“吨位换智商”或“德三在用吨位弥补20年来缺失的智商”。
{{隐藏|标题=发现俾斯麦号的卡特里娜水上飞机|内容=[[文件:ff735aafb8a63c763da941758860bb2a.jpg|1000px]]}}
 
事实上俾斯麦号防空系统设计并非不堪一击 ,只是当时该舰同时装备了双联10.5cm/65 SK C/33和双联10.5cm/65 SK C/37高炮,两者炮座不同,前者原为舰载88高炮的炮架{{黑幕|你说我一个88炮的炮架,怎么让我扛105去了呢?}},后者是专门为105高射炮设计的,两者俯仰速度相差不小,所以火控不佳提前量过大(德系引以为傲的火控都没了),导致了在远距离上“剑鱼飞的太慢打不下来”以及在中距离又不能被[[德国双联37毫米防空炮|37mm双联防空炮]]有效击落的情况。在俾斯麦被击沉后,德国海军将[[提尔比茨|提尔比茨号]]上的105高射炮全部换成了统一型号。{{黑幕|37手拉机虽烂,但请不要忘记火控也要背锅哟~不过当时德国陆军的37高射炮也比这37手拉机强,所以设计出这门炮的和决定把这门炮装上船的都该拉去当装填手。}}
再者,看装甲带长度正常情况下并无什么意义,德三的主力舰还是为了舰队决战而存在的。德国人将水平装甲从其他国家流行的与主装上部相连变为以穹甲连接下部,主水平装甲一定程度上位于近距离的弹道上,110毫米的穹甲倾斜部配合320毫米的垂直主装将发挥作用;然而其50毫米露天甲板+80毫米重叠于弹道上的水平装甲太薄以至于远距离防护感人。俾斯麦级装甲唯一优势在于万码以下的一战设计思路,导致其垂直方向防护不错,水平方向简直是惨不忍睹。俾斯麦级装甲风格实际上是一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延续,而一战恰恰不注重水平防护。
 
据英国推算,俾斯麦级在与[[英王乔治五世]]级在22000码距离上交战时,只有20%部分位于主装保护下,并且英舰炮弹有相当大概率穿透甲板装甲和主水平装甲或上部装甲带而直接砸进发射药库。德国船与英国不同,发射药库直接位于主水平装甲下方,无防破片装甲,这容易导致殉爆;且受到水中弹攻击时,容易导致大量进水。
 
===服役历史===
====“莱茵演习”行动====
1941年5月19日早上,俾斯麦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秘密离开哥腾哈芬(Gotenhafen,今波兰格丁尼亚)的港口,展开“莱茵演习行动”,准备进入大西洋拦截来往于英国和北美洲的运输船队,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线。同行护航的还有驱逐舰Z10、[[Z16]]、Z23以及一艘扫雷舰。
 
5月20日,瑞典皇家海军巡洋舰[[哥特兰]]发现了德国舰队,在跟踪了德国舰队两个小时后,随后将这一情报发送给瑞典海军司令部,英国方面同样收到了这份情报,随后英国派遣侦察机在挪威海岸向北搜寻这支德国舰队。
 
随后英国海军上将约翰·托维(John Tovey)派遣[[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新服役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以及六艘驱逐舰前往丹麦海峡增援驻守在那里的两艘巡洋舰,其余的本土舰队则在斯卡帕湾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5月22日凌晨,德国舰队完成补给后离开卑尔根,随后俾斯麦与欧根亲王与护航的三艘驱逐舰分离,俾斯麦与欧根亲王继续前往丹麦海峡,准备经由丹麦海峡突围进入大西洋。


总的来说,导致俾斯麦号打不中剑鱼的可能性有多种。其一是安装在俾斯麦号上的10.5cm SK C/33高炮采用了两种炮座混装的方式,两种炮座的回转和俯仰速率不同,而火控系统显然忘了考虑这一点,导致了高炮无法有效地进行防御;其二是俾斯麦号采用的高炮火控系统在应对低速目标时效果较差(这一可能性得到了诺曼·弗里德曼先生(Norman Friedman)的肯定);其三是引信测合机未校准导致炮弹早炸。攻击俾斯麦号的剑鱼上其实都有百多个弹孔,其中一架甚至有175个,这些弹孔的主要贡献者是[[德国四联20毫米防空炮|20mm机炮]](炮弹没有被机身帆布引爆),不过20mm机炮的有效射程还不如鱼雷机的投雷距离,只在剑鱼飞过头顶时才有效果;而37手拉机射速不足,造成了德舰在中近距离存在火力真空。此外,俾斯麦的幸存水兵有提到其高射炮安装位置不甚合理,105高射炮开火的火光干扰了小口径高炮瞄准。
====丹麦海峡海战====
5月24日清晨,双方在丹麦海峡爆发海战。


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在二战以前各国完全没有太多舰队防空袭经验,而俯冲轰炸和鱼雷机也是在二战时期成熟。二战之前空军的轰炸精度和炸弹的威力由于飞机本身的限制完全不够看,海军航空兵的小飞机更是如此。因此二战时期(对于部分国家甚至直到二战中期)很多国家的海军依旧大幅低估了飞机的威力而没有对防空武器有太多关注,依旧抱持着大舰巨炮是决战武器的思想,直到被飞机鱼雷大炸弹玩了个爽。{{黑幕|IJN:啊嚏!}}就连美国,换装真正有用的防空炮(博福斯40mm高炮+127mm近炸引信炮弹)也是中途岛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在1941年德国战列舰没有有效的防空能力也是情有可原。
俾斯麦在当天早晨6点钟整击中英方战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引爆了胡德号后部弹药舱内112吨的弹药和火药,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爆炸产生的剧烈冲击波摧毁了胡德的主桅杆和舰尾,仅仅八分钟后,胡德号当场沉没。


而且即使改装后装备大量高炮,不论是威尔士亲王还是日本大多数战舰最后的命运也无不说明以战列舰巨大的体积和较慢的航速想在没有空中支援的空袭中存活是一种拼信仰的想法。{{黑幕|然而,日本船的[[日本25毫米联装机炮|96神炮]]虽然装得多但是性能有限,威尔士亲王战术有误、武器故障、人品雷断电想不死都难。}}
随后俾斯麦与欧根亲王将火力转移到威尔士亲王身上,威尔士亲王号以一敌二并且在“Y”炮塔故障火力无法全部发挥的情况下,和俾斯麦进行了短暂炮战后离开战场。


===沉没原因<del>19分钟通海阀</del>===
丹麦海峡海战结束后,俾斯麦由于在战斗中被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早晨5时56分到59分的第6和第9轮齐射的命中击穿了舰体,导致燃油泄漏且2号锅炉停工,被迫放弃驶入大西洋计划,与欧根亲王号分开,准备返回法国圣纳泽尔(Saint-Nazaire)。
不少德系粉丝对俾斯麦的强大产生了过分夸张的印象。他们坚称俾斯麦不是被击沉的,而是“打开通海阀”自沉的。


他们的依据是俾斯麦幸存官兵的回忆。据老兵回忆,当时他们在“'''突围无望,全舰丧失战斗力时'''”打开了通海阀试图自沉。此外,卡梅隆拍摄的纪录片《沉没的俾斯麦战舰》中对俾斯麦残骸进行的“水下考古”中,探查到的部分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俾斯麦没有在战斗中受到重伤,之所以沉没是因为船员自沉。
随后,英国首相丘吉尔立刻下令出动附近所有的英国军舰,全力追击俾斯麦和欧根亲王两舰。


然而,纪录片中的“水下考古”并没有探查到涉及战舰核心区的受损情况,所有的结论都是间接合成得来的,并没有学术价值。此外,俾斯麦官方纪念网站用数据打了所有支持俾斯麦自沉论的人的脸:资料显示俾斯麦于10点20分打开通海阀,于10点39分沉没,其间仅用时19分钟。
====追击过程====
{{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rman_battleship_Bismarck|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d/Map_Rheinuebung.svg|宽度=350|说明=俾斯麦的逃离线路和英舰追击线路}}
尽管俾斯麦在与威尔士亲王的交战中受损导致航速降低,但仍能达到27节(5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如果英国舰队不想办法降低俾斯麦的速度,她到达圣纳泽尔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比较,1919年的公海舰队自沉事件中,排水量只有俾斯麦一半的腓特烈大帝号在打开全部水密门的非战斗条件下,打开通海阀后用时一个多小时才沉没。而26500吨的兴登堡号则坚持了6个小时。1942年,36600吨的[[雾岛|雾岛号战列舰]],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打开通海阀后用时近2个小时才沉没。除非之前就已经大量进水,否则排水量41700吨的俾斯麦不可能在战斗条件下用19分钟就快速沉没。换言之,俾斯麦在德国人采取自沉措施前,就已经开始了不可逆的下沉。
5月25日下午,英国航空母舰[[胜利]]号向俾斯麦发动了袭击,由尤金·埃斯蒙德(Eugene Esmonde)中尉率领的825海军航空中队的6架Fairey Fulmar战斗机和9架剑鱼鱼雷轰炸机从胜利号上起飞,前去拦截俾斯麦。


于是19分钟通海阀就成为了嘲讽无视事实,过分吹嘘的某些德系粉丝的著名梗。讽刺那些人罔顾事实,一味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中。
俾斯麦也用舰上的高射炮和副炮迎敌,虽然空袭仍未能彻底阻止俾斯麦的前进,但这次空袭导致俾斯麦之前的渗水状况更加严重,并使得2号锅炉彻底报废,俾斯麦的航速再次降低到16节(30公里/小时),后经过简单修复才勉强恢复到20节(37公里/小时)的速度。


当然,在俾斯麦究竟是否是自沉的问题上依然有其它说法。例如“炸药自沉说”,依据是一部分水兵事后的回忆:收到自沉要求所有水兵上甲板等待落水待援的命令时候听到了底下一声解体声响。如果不是英国人的鱼雷,那么就是德国人自己的炸药。德国船员采取了自沉行动,这一点倒是没有可争议的。它和英国人的打击一起,促使了俾斯麦的最终沉没。<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st_battle_of_the_battleship_Bismarck</ref>
不间断的追击使得大部分英国舰船的燃料不足,胜利号、威尔士亲王号都因补给不足不得不返航进行补给。


<del>其实讨论船员的自毁和英国人的打击对俾斯麦沉没起到的作用究竟是谁更大根本毫无意义。因为当时的俾斯麦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足以说明她并非坚不可摧。而且此时的她已经沦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靶船,可以说是一艘“浮着的沉船”了。讨论究竟是否是德国人自沉最终导致俾斯麦沉没,都无妨于俾斯麦被英军以优势兵力歼灭的事实。</del>
[[皇家方舟(91)|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跟随H舰队从直布罗陀出发前来接替,但还需一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H舰队是当时唯一有能力继续追击俾斯麦的英国舰队,除此之外还有[[英王乔治五世]]号以及[[罗德尼]]号战列舰可以作战。


{{黑幕|雾岛:谁说我是被击沉的?咱是自沉的好么!咱打开通海阀了!凭什么给华盛顿计人头!}}
5月26日上午,美国海军少尉雷纳德·史密斯驾驶的卡特里娜侦察机在布雷斯特西北约690海里处找到了俾斯麦号,随后皇家方舟号的剑鱼鱼雷机也找到了俾斯麦。
{{隐藏|标题=发现俾斯麦号的卡特里娜水上飞机|内容=[[文件:ff735aafb8a63c763da941758860bb2a.jpg|1000px]]}}
5月26日下午,皇家方舟开始对俾斯麦进行空袭拦截,她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所发射的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导致俾斯麦号的尾舵被卡死在左12度,同时轮机舱破损进水,不得不以7节的航速向英国舰队方向驶去。


==游戏相关==
5月27日早上,俾斯麦号终于被英国舰队追上,开战后数分钟后就被罗德尼号战列舰击毁了前面两座主炮塔。


''以下内容并非来自官方,仅供参考''
9点31分罗德尼号瘫痪了俾斯麦的所有主炮塔。


===台词解析===
在承受了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两小时对上层建筑和甲板的狂轰滥炸后,在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HMS Dorsetshire 40)的鱼雷和自行打开通海阀的共同作用下在19分钟内快速沉没。
改造前白天1——“'''比起不靠谱的重点防护,还是全面防护更值得信任。'''”


改造后白天3——“'''只有全方位的防护才能够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沉没原因<del>19分钟通海阀</del>====
:因为并不能说清的原因,俾斯麦沿用了一战时期的全面防护方式布置装甲,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装甲重量超过标准排水量的40%。但是对于俾斯麦执行的任务,这样的设计却也有着特定的优势——面对以寡敌众且对方火力薄弱的情况下,比起安全的核心区,磕磕碰碰的擦伤显然更让人头疼,那么全部覆盖就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样的缺陷也很明显,浪费了过多的资源在刀背上,刀刃就会疲软,而针对这一情况,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跑。{{黑幕|虐菜都擦伤那么多的话,全是哗哗的钢往下掉啊!——哈?遇到狠角色怎么办?掉头跑呗~}}
不少资料中说英舰为了给胡德报仇而用高爆弹洗俾斯麦的上层建筑,并没有任何依据。事实上,由于英国舰队长时间高速追击,所剩燃油已经不多,英方司令托维希望“尽快解决”,故命令英王乔治五世和罗德尼接近射击,另外通海阀的问题也十分有疑点。


改造前白天2——“'''不要把火力浪费在无关痛痒的杂鱼身上,只有直取主力才是获胜的关键。'''”
事实上俾斯麦号防空系统设计并非不堪一击 ,只是当时该舰同时装备了双联10.5cm/65 SK C/33和双联10.5cm/65 SK C/37高炮,两者炮座不同,前者原为舰载88高炮的炮架{{黑幕|你说我一个88炮的炮架,怎么让我扛105去了呢?}},后者是专门为105高射炮设计的,两者俯仰速度相差不小,所以火控不佳提前量过大(德系引以为傲的火控都没了),导致了在远距离上“剑鱼飞的太慢打不下来”以及在中距离又不能被[[德国双联37毫米防空炮|37mm双联防空炮]]有效击落的情况。


改造后白天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中国古话我觉得很正确。'''”
在俾斯麦被击沉后,德国海军将[[提尔比茨|提尔比茨号]]上的105高射炮全部换成了统一型号。{{黑幕|37手拉机虽烂,但请不要忘记火控也要背锅哟~不过当时德国陆军的37高射炮也比这37手拉机强,所以设计出这门炮的和决定把这门炮装上船的都该拉去当装填手。}}


改造后阵型——“'''需要我直接消灭对方旗舰吗?'''”
总的来说,导致俾斯麦号打不中剑鱼的可能性有多种。其一是安装在俾斯麦号上的10.5cm SK C/33高炮采用了两种炮座混装的方式,两种炮座的回转和俯仰速率不同,而火控系统显然忘了考虑这一点,导致了高炮无法有效地进行防御;其二是俾斯麦号采用的高炮火控系统在应对低速目标时效果较差(这一可能性得到了诺曼·弗里德曼先生(Norman Friedman)的肯定);其三是引信测合机未校准导致炮弹早炸。
:俾斯麦一生之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辉煌战绩——在丹麦海峡之中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胡德号]]。


改造前夜间2——“'''胡德?虽然她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力,却意外的坚强,是个可敬的对手。'''”
攻击俾斯麦号的剑鱼上其实都有百多个弹孔,其中一架甚至有175个,这些弹孔的主要贡献者是[[德国四联20毫米防空炮|20mm机炮]](炮弹没有被机身帆布引爆),不过20mm机炮的有效射程还不如鱼雷机的投雷距离,只在剑鱼飞过头顶时才有效果;而37手拉机射速不足,造成了德舰在中近距离存在火力真空。
:胡德作为大不列颠的象征曾进行著名的环球航行“帝国巡游”,到访之处万人空巷。而胡德作为一战后下水的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作战舰艇,长期担任英国皇家海军旗舰的职务。但是胡德在无上荣耀之下,本身的战斗力却有着种种难言之隐——设计之初海军的各种无理要求令设计院恼火,看似强大的纸面数据,实际的防护效果却完全不达标,是一款完完全全的应付之作。长期服役劳损,装备已经渐显落后,现代化改装却被战事打乱,水兵的薪资问题曾引起兵变,火炮操作流程严重违规等等等——简言之为外强中干,名不副实。但即使如此,胡德依旧前往丹麦海峡拦截新锐战舰俾斯麦号,用尽了最后一丝运气被击沉在大西洋上,以自己头上无数的皇冠为俾斯麦的舰历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而胡德的意外战损,俾斯麦的意外战绩,也绝不是简单的一艘老迈战舰沉没而已——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世界海军霸主英国皇家海军的脸上。{{黑幕|然后,俾斯麦就被整个皇家海军摁在墙角锤爆了。}}


改造前白天3——“'''长官看到提尔比茨了吗?明明到了训练时间,却还没看到她……唉,不知道又到哪里玩去了……'''”
此外,俾斯麦的幸存水兵有提到其高射炮安装位置不甚合理,105高射炮开火的火光干扰了小口径高炮瞄准。


改造前夜间3——“'''提尔比茨,迟早会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列舰,我很确信。'''”
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在二战以前各国完全没有太多舰队防空袭经验,而俯冲轰炸和鱼雷机也是在二战时期成熟。二战之前空军的轰炸精度和炸弹的威力由于飞机本身的限制完全不够看,海军航空兵的小飞机更是如此。因此二战时期(对于部分国家甚至直到二战中期)很多国家的海军依旧大幅低估了飞机的威力而没有对防空武器有太多关注,依旧抱持着大舰巨炮是决战武器的思想,直到被飞机鱼雷大炸弹玩了个爽。{{黑幕|IJN:啊嚏!}}就连美国,换装真正有用的防空炮(博福斯40mm高炮+127mm近炸引信炮弹)也是中途岛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在1941年德国战列舰没有有效的防空能力也是情有可原。


改造后夜间1——“'''我绝对不能输。因为我的背后,有需要保护的人存在。'''”
而且即使改装后装备大量高炮,不论是威尔士亲王还是日本大多数战舰最后的命运也无不说明以战列舰巨大的体积和较慢的航速想在没有空中支援的空袭中存活是一种拼信仰的想法。{{黑幕|然而,日本船的[[日本25毫米联装机炮|96神炮]]虽然装得多但是性能有限,威尔士亲王战术有误、武器故障、人品雷断电想不死都难。}}


{{黑幕|“'''我就是……毁灭世界……重建世界的……妹控啊……'''”}}
不少德系粉丝对俾斯麦的强大产生了过分夸张的印象。他们坚称俾斯麦不是被击沉的,而是“打开通海阀”自沉的。
:由于俾斯麦的沉没以及其他水面舰只攻击商船上的失利,元首丧失了对水面舰队的信任,[[提尔比茨|提尔比茨号]]长期处于一种“限制行动”的状态下。1942年3月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袭了法国圣纳泽尔的大型船坞,令德国唯一能够在大西洋沿岸维修提尔比茨的大型船坞被破坏,提尔比茨被迫前往挪威北部水域并在这里度过了二战中的大部分时光,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存在感的战舰”。
:历史上俾斯麦的沉没直接导致了提尔皮茨变成“宅”,所以在游戏中俾斯麦才会这么要强,为了可以保护妹妹,直到妹妹也独当一面的时候。


===俾斯麦非卑斯麦===
他们的依据是俾斯麦幸存官兵的回忆。据老兵回忆,当时他们在“'''突围无望,全舰丧失战斗力时'''”打开了通海阀试图自沉。此外,卡梅隆拍摄的纪录片《沉没的俾斯麦战舰》中对俾斯麦残骸进行的“水下考古”中,探查到的部分没有受到严重损伤。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俾斯麦没有在战斗中受到重伤,之所以沉没是因为船员自沉。
{{color|red|俾斯麦的“俾”念bǐ,凡是写作卑斯麦的都拖去喂斯大林,念成啤斯麦或者脾斯麦的也一起拖走。}}


俾斯麦这个名字来源于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然而,纪录片中的“水下考古”并没有探查到涉及战舰核心区的受损情况,所有的结论都是间接合成得来的,并没有学术价值。此外,俾斯麦官方纪念网站用数据打了所有支持俾斯麦自沉论的人的脸:资料显示俾斯麦于10点20分打开通海阀,于10点39分沉没,其间仅用时19分钟。


虽然在历史上俾斯麦是出了名的保守派,但他却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del>可惜的是我们的俾斯麦沿用的依旧是保守老旧的全面防护,一点都不进步。</del>{{黑幕|在工人平均寿命40岁的社会里建立60岁后才能领的养老金……233~}}
作为比较,1919年的公海舰队自沉事件中,排水量只有俾斯麦一半的腓特烈大帝号在打开全部水密门的非战斗条件下,打开通海阀后用时一个多小时才沉没。而26500吨的兴登堡号则坚持了6个小时。1942年,36600吨的[[雾岛|雾岛号战列舰]],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打开通海阀后用时近2个小时才沉没。除非之前就已经大量进水,否则排水量41700吨的俾斯麦不可能在战斗条件下用19分钟就快速沉没。换言之,俾斯麦在德国人采取自沉措施前,就已经开始了不可逆的下沉。


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将七零八落的德意志国家统一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可以说改变了德国的命运。而德国人将她命名为俾斯麦也是期待着她改变德意志的命运。
于是19分钟通海阀就成为了嘲讽无视事实,过分吹嘘的某些德系粉丝的著名梗。讽刺那些人罔顾事实,一味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中。


===游戏性能===
当然,在俾斯麦究竟是否是自沉的问题上依然有其它说法。例如“炸药自沉说”,依据是一部分水兵事后的回忆:收到自沉要求所有水兵上甲板等待落水待援的命令时候听到了底下一声解体声响。如果不是英国人的鱼雷,那么就是德国人自己的炸药。德国船员采取了自沉行动,这一点倒是没有可争议的。它和英国人的打击一起,促使了俾斯麦的最终沉没。<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st_battle_of_the_battleship_Bismarck</ref>
继承了德系一贯的皮糙肉厚和渣渣防空,90点HP和100点装甲保证了敌方低等级战列战巡和小船基本打不下血,但是却非常容易在开幕被直接打残。改造后成为游戏里第一位血量达到三位数的舰娘,同时还获得了4倍血的中破保护以及拥有1个'''看似'''在斩杀BOSS时十分op的技能[[技能|旗舰杀手]],然而实战性能还不如z17锁头……


作为旗舰技,俾斯麦的旗舰杀手不会为全队带来任何收益,对方旗舰不存在的情况下等于白板,而且随着深海数据的不断膨胀和俾斯麦级自身低下的火力,旗舰杀手造成的伤害也乏善可陈,逐渐成为玩家公认的废技。
<del>其实讨论船员的自毁和英国人的打击对俾斯麦沉没起到的作用究竟是谁更大根本毫无意义。因为当时的俾斯麦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足以说明她并非坚不可摧。而且此时的她已经沦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靶船,可以说是一艘“浮着的沉船”了。讨论究竟是否是德国人自沉最终导致俾斯麦沉没,都无妨于俾斯麦被英军以优势兵力歼灭的事实。</del>


2016年年底,俾斯麦获得了2技能“永不沉没的战舰”,这一技能强化了俾斯麦的生存能力但是并未增强其输出,关于是否该将俾斯麦踢出主力队的讨论也由此开始。最终结果是俾斯麦淡出环境,成为了偷资源专业户。
{{黑幕|雾岛:谁说我是被击沉的?咱是自沉的好么!咱打开通海阀了!凭什么给华盛顿计人头!}}


2017年冬活前夕,官方正式对俾斯麦的旗舰杀手进行了强化,增大了发动概率,追加的伤害也变成了固定伤害。随后的冬活便成了不少玩家的测试场,但结果却让人颇为失望——俾斯麦级的火力又一次拖了后腿,即使触发了旗舰杀手,也只能打出合计不超过30点的伤害。{{黑幕|这一次是官方的锅,因为忘了添加固定伤害的代码,导致技能描述和实际情况不符。}}
==游戏相关==
===俾斯麦非卑斯麦===
{{color|red|俾斯麦的“俾”念bǐ,凡是写作卑斯麦的都拖去喂斯大林,念成啤斯麦或者脾斯麦的也一起拖走。}}


尽管官方在后续更新中修正了这个bug,但此时压垮俾斯麦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终于落下。2018年1月开始,官方直接为圣建/活动实装的主力舰实装技能。密苏里、星座因而拥有了稳定的锁头技,大部分场合都能完美替代旗舰杀手。俾斯麦无论是技能还是数值都相形见绌。
俾斯麦这个名字来源于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2019年,官方对防空机制做出修改,俾斯麦的2技能得到了变相加强。只不过最关键的输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无人问津。
虽然在历史上俾斯麦是出了名的保守派,但他却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保险。<del>可惜的是我们的俾斯麦沿用的依旧是保守老旧的全面防护,一点都不进步。</del>{{黑幕|在工人平均寿命40岁的社会里建立60岁后才能领的养老金……233~}}


加强了4次却依旧没有变强,与其说是悲剧,不如说只是回到了自己历史上应有的位置。
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将七零八落的德意志国家统一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可以说改变了德国的命运。而德国人将她命名为俾斯麦也是期待着她改变德意志的命运。


===女汉子===
===女汉子===
第224行: 第243行:
其实这应该是和舰C动画开播有关系。舰C动画开播时,正值俾斯麦服是最新服,第一次进游戏时默认选择的就是最新的服务器,这时大量对舰娘感兴趣而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去玩舰C的人便入了俾斯麦服,俾斯麦服的人数爆炸性增长,可能加重了服务器负担。
其实这应该是和舰C动画开播有关系。舰C动画开播时,正值俾斯麦服是最新服,第一次进游戏时默认选择的就是最新的服务器,这时大量对舰娘感兴趣而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去玩舰C的人便入了俾斯麦服,俾斯麦服的人数爆炸性增长,可能加重了服务器负担。


===改造===
===游戏性能===
2015年8月29日在HM<del>卫星发射场</del>被公开,并于11月12日2.0.0版本中实装{{黑幕|卫星成功落地}},玩家们高呼俾斯麦变软了!<s>包括外国论坛上某知名德国玩家在内的一些玩家对此表示不满。</s>
继承了德系一贯的皮糙肉厚和渣渣防空,90点HP和100点装甲保证了敌方低等级战列战巡和小船基本打不下血,但是却非常容易在开幕被直接打残。改造后成为游戏里第一位血量达到三位数的舰娘,同时还获得了4倍血的中破保护以及拥有1个'''看似'''在斩杀BOSS时十分op的技能[[技能|旗舰杀手]],然而实战性能还不如z17锁头……


http://ww4.sinaimg.cn/large/bf6e5448jw1ev88ng9y4bg209w05ktkg.gif
作为旗舰技,俾斯麦的旗舰杀手不会为全队带来任何收益,对方旗舰不存在的情况下等于白板,而且随着深海数据的不断膨胀和俾斯麦级自身低下的火力,旗舰杀手造成的伤害也乏善可陈,逐渐成为玩家公认的废技。


画师改为15k。
2016年年底,俾斯麦获得了2技能“永不沉没的战舰”,这一技能强化了俾斯麦的生存能力但是并未增强其输出,关于是否该将俾斯麦踢出主力队的讨论也由此开始。最终结果是俾斯麦淡出环境,成为了偷资源专业户。
 
2017年冬活前夕,官方正式对俾斯麦的旗舰杀手进行了强化,增大了发动概率,追加的伤害也变成了固定伤害。随后的冬活便成了不少玩家的测试场,但结果却让人颇为失望——俾斯麦级的火力又一次拖了后腿,即使触发了旗舰杀手,也只能打出合计不超过30点的伤害。{{黑幕|这一次是官方的锅,因为忘了添加固定伤害的代码,导致技能描述和实际情况不符。}}


<del>不管黑猫白猫,能打院长就是好猫。</del>
尽管官方在后续更新中修正了这个bug,但此时压垮俾斯麦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终于落下。2018年1月开始,官方直接为圣建/活动实装的主力舰实装技能。密苏里、星座因而拥有了稳定的锁头技,大部分场合都能完美替代旗舰杀手。俾斯麦无论是技能还是数值都相形见绌。


{{黑幕|另外一说,游戏中俾斯麦的改造数据其实是传说中的欧皇之证<del>废弃卫星</del>H39的数据。后来H39以[[兴登堡]]身份实装了,其多项数据与俾斯麦改相近或等同。}}
2019年,官方对防空机制做出修改,俾斯麦的2技能得到了变相加强。只不过最关键的输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依然是无人问津。


===大型宠物养殖===
加强了4次却依旧没有变强,与其说是悲剧,不如说只是回到了自己历史上应有的位置。
开放改造后,俾斯麦改的406成为当时唯一可以批量入手的超长射程主炮{{黑幕|虽然是火力最差的一个}},于是众多白皮猴子开始像养[[空想]]收彩马达一样养蛐蛐收[[德国双联406毫米炮|超长炮]]{{黑幕|非提:俾斯麦?不认识的孩子呢……}},六根超长巨根横扫演习场就问你怕不怕?{{黑幕|大青花鱼&射水鱼:哦?听说你超长?}}<del>然而6艘大炮船全装上超长炮和全不装没有什么区别。</del>


===二技能的正确用法===
====二技能的正确用法====
俾斯麦的二技能[[技能|永不沉没的战舰]]是直接减少伤害,连擦弹的伤害也可以减免。实际上,开了二技能的俾斯麦只要对方火力不足,就永远不会掉血。有提督突发奇想,给俾斯麦装上4个[[附加装甲(大型)|大型装甲]],使她的装甲值达到了恐怖的136,然后让俾斯麦单舰到[[海域资料/西行航线开辟|4-3]]偷铝……这种看似非主流的配置的实际效果却令人吃惊,除了敌方BC能对俾斯麦造成个位数伤害以外,其余的所有攻击都完全伤不了俾斯麦分毫。于是,俾斯麦一度成为了4-3偷铝的最佳人选……{{黑幕|嗯,完美还原了历史上破(海)交(盗)船的设计理念,是为“海盗猫”。}}
俾斯麦的二技能[[技能|永不沉没的战舰]]是直接减少伤害,连擦弹的伤害也可以减免。实际上,开了二技能的俾斯麦只要对方火力不足,就永远不会掉血。有提督突发奇想,给俾斯麦装上4个[[附加装甲(大型)|大型装甲]],使她的装甲值达到了恐怖的136,然后让俾斯麦单舰到[[海域资料/西行航线开辟|4-3]]偷铝……这种看似非主流的配置的实际效果却令人吃惊,除了敌方BC能对俾斯麦造成个位数伤害以外,其余的所有攻击都完全伤不了俾斯麦分毫。于是,俾斯麦一度成为了4-3偷铝的最佳人选……{{黑幕|嗯,完美还原了历史上破(海)交(盗)船的设计理念,是为“海盗猫”。}}


但后续发现单猫偷铝存在最大的问题:沟进下路之后既没有索敌界面也没有阵型界面,不手疾眼快的大退游戏就会直接进入毫无意义的战斗{{黑幕|简直是恐怖的精神污染}},因此被2驱逐2重炮的阵容所取代。
但后续发现单猫偷铝存在最大的问题:沟进下路之后既没有索敌界面也没有阵型界面,不手疾眼快的大退游戏就会直接进入毫无意义的战斗{{黑幕|简直是恐怖的精神污染}},因此被2驱逐2重炮的阵容所取代。


=== 奇猫博士 ===
===台词解析===
改造前白天1——“'''比起不靠谱的重点防护,还是全面防护更值得信任。'''”
 
改造后白天3——“'''只有全方位的防护才能够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并不能说清的原因,俾斯麦沿用了一战时期的全面防护方式布置装甲,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装甲重量超过标准排水量的40%。但是对于俾斯麦执行的任务,这样的设计却也有着特定的优势——面对以寡敌众且对方火力薄弱的情况下,比起安全的核心区,磕磕碰碰的擦伤显然更让人头疼,那么全部覆盖就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样的缺陷也很明显,浪费了过多的资源在刀背上,刀刃就会疲软,而针对这一情况,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跑。{{黑幕|虐菜都擦伤那么多的话,全是哗哗的钢往下掉啊!——哈?遇到狠角色怎么办?掉头跑呗~}}
 
改造前白天2——“'''不要把火力浪费在无关痛痒的杂鱼身上,只有直取主力才是获胜的关键。'''”
 
改造后白天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中国古话我觉得很正确。'''”
 
改造后阵型——“'''需要我直接消灭对方旗舰吗?'''”
:俾斯麦一生之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辉煌战绩——在丹麦海峡之中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胡德号]]。
 
改造前夜间2——“'''胡德?虽然她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力,却意外的坚强,是个可敬的对手。'''”
:胡德作为大不列颠的象征曾进行著名的环球航行“帝国巡游”,到访之处万人空巷。而胡德作为一战后下水的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作战舰艇,长期担任英国皇家海军旗舰的职务。但是胡德在无上荣耀之下,本身的战斗力却有着种种难言之隐——设计之初海军的各种无理要求令设计院恼火,看似强大的纸面数据,实际的防护效果却完全不达标,是一款完完全全的应付之作。长期服役劳损,装备已经渐显落后,现代化改装却被战事打乱,水兵的薪资问题曾引起兵变,火炮操作流程严重违规等等等——简言之为外强中干,名不副实。但即使如此,胡德依旧前往丹麦海峡拦截新锐战舰俾斯麦号,用尽了最后一丝运气被击沉在大西洋上,以自己头上无数的皇冠为俾斯麦的舰历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而胡德的意外战损,俾斯麦的意外战绩,也绝不是简单的一艘老迈战舰沉没而已——这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世界海军霸主英国皇家海军的脸上。{{黑幕|然后,俾斯麦就被整个皇家海军摁在墙角锤爆了。}}
 
改造前白天3——“'''长官看到提尔比茨了吗?明明到了训练时间,却还没看到她……唉,不知道又到哪里玩去了……'''”
 
改造前夜间3——“'''提尔比茨,迟早会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列舰,我很确信。'''”
 
改造后夜间1——“'''我绝对不能输。因为我的背后,有需要保护的人存在。'''”
 
{{黑幕|“'''我就是……毁灭世界……重建世界的……妹控啊……'''”}}
:由于俾斯麦的沉没以及其他水面舰只攻击商船上的失利,元首丧失了对水面舰队的信任,[[提尔比茨|提尔比茨号]]长期处于一种“限制行动”的状态下。1942年3月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袭了法国圣纳泽尔的大型船坞,令德国唯一能够在大西洋沿岸维修提尔比茨的大型船坞被破坏,提尔比茨被迫前往挪威北部水域并在这里度过了二战中的大部分时光,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存在感的战舰”。
:历史上俾斯麦的沉没直接导致了提尔皮茨变成“宅”,所以在游戏中俾斯麦才会这么要强,为了可以保护妹妹,直到妹妹也独当一面的时候。
 
==== 奇猫博士 ====
该换装neta的是美国1964年上映的电影《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中的关键角色,前纳粹疯狂科学家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Dr._Strangelove#/media/File:Dr._Strangelove.pn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b/Dr._Strangelove.png|宽度=400|说明=奇猫博士的原型。}}
该换装neta的是美国1964年上映的电影《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中的关键角色,前纳粹疯狂科学家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wiki图片|位置=右|维基图片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Dr._Strangelove#/media/File:Dr._Strangelove.png|图片地址=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b/Dr._Strangelove.png|宽度=400|说明=奇猫博士的原型。}}


7,66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