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阿华:修订间差异

添加15,611字节 、​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补作业
无编辑摘要
(补作业)
第37行: 第37行:


==原型简介==
==原型简介==
衣阿华号战列舰是美国末代战列舰衣阿华级的首舰,也是衣阿华级四姐妹中唯一一艘长期服役于大西洋战场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她既是罗斯福参加德黑兰会议时的座舰,也是二战结束时哈尔西上将的旗舰。她原本参加过朝鲜战争后已经退役,又在1984年里根总统等人的600舰计划下重新服役,但由于财政原因,她最终还是于1990年10月完全退出现役,并在2012年成为了博物馆,现停泊在洛杉矶圣佩德罗,成为了洛杉矶市军事相关活动的中心。
===概述===
====设计建造====
衣阿华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国海军对“快速战列舰”(Fast Battleship)的研究,在最初的时候,这一研究大致等价于日本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但这一研究因为美国海军倾向于火力和防护而非航速被搁置了。1915年,一战爆发一年后,快速战列舰研究被重新提起,即使在日德兰海战后,美国方面仍然表现出相当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对抗他国战列巡洋舰的必要方案。
与此同时,常规战列舰的计划也在同步进行,其产物正是赫赫有名的第一代南达科他级,装备12门16英寸50倍径主炮,拥有43200吨排水量,能够达到23节的最高航速,她们是当时无可争议的最强战列舰。同时开工的还有6艘装备8门16英寸主炮,航速高达33.25节的43500吨级战列巡洋舰[[星座|列克星敦]]级。
一战结束和海军假日的开启,宛若一道闪电劈中了如火如荼的造舰计划,尽管美国海军拥有580450吨的条约允许总吨位,但战列舰依然被死死限制在35000吨最大排水量和16英寸最大主炮口径,所有的南达科他级建造被迫取消,列克星敦级的[[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被改造成航母,其他的也被拆除,理论上实力最强的美国海军,现在只剩下了3艘可怜的21节[[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令人感到安慰的是,其他海军强国并不比美国好多少,日本只能完成[[长门]]级的两艘战列舰,英国设计建造了两艘[[纳尔逊]]级,法国和意大利均因为财政问题而彻底放弃了他们的战列舰建造,只有一艘诺曼底级的[[贝亚恩]]完成了建造,而且还是改造成了航母。
海军强国们原计划在1930年召开第二次海军会议,以期进一步延长海军假日,但在1929年,魏玛德国开工了一级反常规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法国人立即还以颜色,开工了两艘26500吨,航速31节,装备330毫米火炮的[[敦刻尔克]]级,意大利感受到了威胁,上马了[[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德国也不甘落后,开工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黑幕|潜水艇}},而伦敦海军条约和海军假日,就在各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中越走越远。
美国海军真正的现代战列舰与一战时的设计不同,充分考虑了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实现两洋作战的情况,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不愿意放弃16英寸舰炮,但也不愿意就此舍弃30节的高速,却同时受到35000吨上限的限制,最终的结果就是[[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
南达科他级的后继舰计划实际上在1930年中就开始讨论了,此时美国海军对大和级战列舰还一无所知,欧洲的条约战列舰都不足以对南达科他级构成有效威胁{{黑幕|从后来者的眼光看,维内托确实并没有在任何方面对南达科他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因此美国海军建造与维修局(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 Bu C & R)继续在条约范围内考虑下一代战列舰的设计。1939年,新的情报改变了这一现实,美国方面发现日本已经开工了至少3艘新锐战列舰,因此引用伦敦海军条约中的“Escalator clause”(字面意思为“自动调整条款”,指依据环境变化而调整指标的条款)将战列舰标准排水量调整为45000吨。新的研究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在南达科他的基础上额外加强火力和防护,另一个则是提高航速,Bu C & R将会与美国海军合作给出具体的方案,然后上报给美国海军委员会(General 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y),在海军高层同意后,计划才会被交给造船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准备。
新战列舰大致有三种方案,4座三联装炮塔27节的方案,3座三联装18英寸炮塔的27节方案和3座三联装炮塔的30节方案,此时美国情报机构虽然已经清楚长门级拥有26节的航速,但他们并不相信整个日本海军主力舰队都可以达到这个航速,但无论如何,海军委员会还是选择了高航速的方案,美国海军很清楚,即使是以这个标准,加上他们所期望的15节下20000海里的续航力,45000吨是绝对无法做到的,他们明智地选择了妥协,新战列舰将会使用15000海里的续航力标准。
在火炮的选择上,18英寸主炮一开始就被抛弃了,它实在是太大太重{{黑幕|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海军放弃了18英寸主炮,实际上美国海军一直确保着自己这项技术不会丢失,只不过当大和级的460现身时,战列舰已经在肆虐的机群中退出了舞台}},16英寸50倍径主炮是海军委员会推荐的型号,但使用原版MkII还是轻型设计是一个问题,尽管新的轻型设计减少了16%的重量,却在耳轴和反冲机构上需要更多的重量,因此美国海军最后还是选择了原版设计加上新型炮塔。这一决定在1938年4月21日提交给了海军部,并在29日得到批准,最终设计案随即开始定型。
1938年5月17日,BB61计划的前两艘被国会批准,这也就是衣阿华级的衣阿华号和[[新泽西]]号。设计案在6月2日完成,一周后,其指标被展示给了美国海军部:
排水量-44560长吨标准,55710长吨满载
水线长-860英尺
最大宽度-108英尺3英寸
最大吃水-35英尺11.5英寸
武器-9门三联装16英寸50倍径火炮,20门双联装5英寸38倍径高平两用炮,12门四联装1.1英寸70倍径高炮,12门单装高射机枪
防护-对16英寸45倍径2240磅标准弹:18000码至30000码,2700磅超重弹:20500至26000码;对16英寸50倍径2240磅标准弹:218000码至32000码,2700磅超重弹:24500至28000码
鱼雷防护-700磅TNT炸药战斗部
推力-200000马力
最高航速-33节
续航力-15节下15000海里
不过设计案和建造计划可不是一回事,衣阿华级的实际舰体设计更加贴合高速设计,而不是南达科他的设计,动力系统的推力确定为212000马力以保证33节的航速,上层建筑被缩小以优化炮塔射角。新炮塔的设计给军械局(Bureau of Ordnance, Bu Ord)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第一代南达科他级的炮塔距离此时已经20年,根本毫无参考价值,军械局的新设计在装填和转炮速度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提弹机也比以前的设计更可靠,然而,一个坏消息突然传来,在军械局和建修局协调时,他们才突然发现新炮塔的炮座直径达到了39英尺,而不是要求的37英尺3英寸,更改舰体设计此时已经来不及了,旧炮塔虽然符合尺寸要求,却无法满足性能和重量要求,为此,军械局加班加点研发出了新一代的Mk7炮塔,这才挽救了整个衣阿华级。
纽约造船厂负责首舰衣阿华的建造,新泽西号则由费城造船厂负责,建造完成后的衣阿华数据基本与计划一致,吨位稍大,防护稍好,唯一一处重大不同是衣阿华级的实际动力布置改为了8个较短的(32英尺)的引擎室,有效缩短了长度并提高的存活力。衣阿华号在1940年6月27日开工,1942年8月27日下水,1943年2月22日服役。
====舰体配置====
建成时,衣阿华全长860英尺(水线,262.128米),舰宽107英尺3英寸(32.6898米),最大吃水深度35英尺7.8英寸(10.86612米),标准排水量45155长吨(45880吨),最大排水量56088长吨(56988吨),使用8台Babcock & Wilcox锅炉,其压力可达565psi(39.72千克/平方厘米,作为参考,在此之前最优秀的战列舰锅炉,黎塞留的Sural锅炉压力只有27千克/平方厘米,同款锅炉在驱逐舰上也仅仅能达到35千克/平方厘米,虽然因此衣阿华的锅炉全重高达4515千克,远高于黎塞留的2865吨,但其总功率的确是无可置疑的强劲),理论出力212000轴马力,最大出力254000轴马力。根据理论计算,衣阿华的最高航速为32.5节,过载航速甚至可以达到35节,这还是在1980年代锅炉升级之前,33节的设计航速对于衣阿华来说没有任何达到的困难。
衣阿华级的装甲主要由3种钢材组成,Class A钢材是装甲的主要成分,用于阻拦炮弹的侵入,但不贡献结构强度;Class B钢材是匀质装甲,强度大,延展性好,适于对抗冲击;STS钢材是Class B钢材的一种,主要用于强化舰体结构。衣阿华级的装甲结构与南达科他极为相似,主装带有19度内倾角,上部是12.1英寸A型装甲钢,下部是12.1英寸B型装甲钢,延伸至底部时逐渐减少为1.62英寸,12.1英寸内倾一般被计算为13.5英寸垂直装甲。舰船主体的前后舱壁由11.3英寸A型装甲钢保护,从BB63计划(即密苏里号)开始,这一厚度被提高到了14.5英寸。衣阿华的水平防护共有3层,主甲板(炸弹甲板)由1.5英寸STS钢材构成,主装甲甲板(第2甲板)由4.75英寸B型装甲钢和1.25英寸STS钢材组成,第三层则是0.75英寸STS钢材,方向舵段有额外防护,STS钢材厚度为6.2英寸。主炮炮塔由三种钢材混搭,正面是17英寸B型装甲钢和2.5英寸STS钢材,倾斜36度(相当于18.75英寸垂直装甲),侧面是9.5英寸A型装甲钢和0.75英寸STS钢材,后方是12英寸A型装甲钢,顶部则为7.25英寸B型装甲钢。炮座两侧防护是17.3英寸的A型装甲钢,四分之一处(45度角)减少至14.8英寸,正前和正后方只有11.6英寸。指挥塔装甲是17.3英寸的B型装甲钢,顶部是7.25英寸的B型装甲钢,底部为4英寸STS钢材,内部甲板还有1英寸STS钢材。指挥塔和下方之间的通讯管也有16英寸B型装甲钢的保护。衣阿华的鱼雷防护大体上是合格的,可以承受700磅战斗部的鱼雷打击,超过除了日本长矛鱼雷外世界上任何鱼雷的战斗部重量。
衣阿华级在第三层甲板上,动力舱的前方,舰体的中央设有损害管理中心(Damage Control Central, DCC),掌管维修小组和紧急响应小队,所有舰船遭受的损害都会被报告到损害管理中心进行研究并解决,所有维修设备保险箱里都有一份损害管理手册和图表,详实的图表可以让损害管理小组最快速度隔离并解决甚至修理损害,全舰一共有7个维修小组和他们的保险箱在船上整装待命,在核武器投入使用之后,每个维修小组甚至还装备有核环境防御装备{{黑幕|美帝损管天下第一}}。
====武器装备====
衣阿华的主武器是3座三联装Mk7炮塔16英寸50倍径火炮,这种火炮发射两种炮弹:2700磅超重AP弹(Armour Piercing)和1900磅HC海岸炮击弹(High Capacity),炮塔以ABX结构布置,每一门火炮可以独立俯仰,炮塔旋转速度每秒4度,炮管俯仰速度每秒12度,最大仰角45度,最大俯角5度,主炮的提弹和装填机构高度自动化。2700磅的Mk8超重穿甲弹是基于2240磅穿甲弹的重大改进,其破坏力是标准弹无法匹敌的。1900磅Mk13HC海岸炮击弹是一种多用途炮弹,根据任务需求,其战斗部可以配备高爆弹、霰弹甚至子母弹,冷战时声名远播的W23核炮弹也是由Mk13海岸炮击弹搭载的。
衣阿华的副炮是双联装5英寸38倍径Mk12高平两用炮,这种副炮可以使用防空炮弹和对海/对陆高爆弹两个弹种,由于炮塔位于上层建筑结构中,他们的射角并不优秀,以至于后来现代化改造时美国海军干脆移除了4座炮塔。Mk12高平两用炮射速极快,以至于人工装填根本不可能发挥其强大的射速优势,一个熟练的装填小组可以做到每分钟15发的射速,最理想的状态可以达到每分钟22发。
防空武器和所有的美国海军舰船一样,使用的是赫赫有名的四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炮和单装20毫米厄利孔高炮,衣阿华装备了19门博福斯和60座厄利孔。对于近距武器,衣阿华还装备了4挺勃朗宁重机枪,2挺在2号炮塔两侧,另外2挺在3好炮塔两侧。
电子设备方面,由于衣阿华经历了多次改造,其配置历史异常复杂,此处仅列出建成时和二战期间所使用的火控系统和雷达:Mark 38 GFCS(Ship gun fire-control system,舰船火炮火控系统,指挥主炮),Mk 37 GFCS(指挥副炮),Mk 51火控仪(指挥博福斯高炮),Ring火控仪(指挥厄利孔高炮),SK对空搜索雷达,SG对海搜索雷达。
====改造经历====
衣阿华的改造经历繁多,光二战中和朝鲜战争前后她的防空火力和电子设备就经历过多次调整,在1943年2月服役时,衣阿华还只有15门博福斯(四联,双联或单装)和60门厄利孔,到战争结束时已经变成了19门博福斯和60门厄利孔,朝鲜战争时期,她的厄利孔高炮全部被拆除,最终在1984年现代化改造时,所有的博福斯和厄利孔高炮都被拆除,换成了4座20毫米CIWS(即近防系统)并追加了8管备弹16枚RGM-84鱼叉反舰导弹和8管备弹32枚BGM-109战斧巡航导弹,此外,还可以视需求追加5具FIM-92毒刺防空导弹发射器。
电子设备的变化更加复杂,在1984年的最终改造时,衣阿华的雷达和火控如下:
SPS-49对空搜索雷达
SPS-8高度指示雷达
SPS-10对海搜索雷达,1985年升级为SPS-67对海搜索雷达
Mk38主炮火控系统,配备Mk13火控雷达
Mk37副炮火控系统,配备Mk25火控雷达
CIWS VPS-2火控雷达
Mark XII敌我识别系统
SLQ-32(V)3电子对抗系统
SLQ-25水妖鱼雷对抗系统
引导导弹对地攻击的TERCOM系统
====基本数据====
排水量:54889长吨(满载,理论);45000长吨(标准,1945);57540长吨(满载,1945);57500长吨(满载,1988)
舰长:887英尺2.75英寸(全长),859英尺5.75英寸(水线)
舰宽:108英尺2.063英寸
吃水深度:34英尺9.25英寸(标准);37英尺9英寸(满载,1945);37英尺8.75英寸(满载,1988)
动力系统:8台Babcock & Wilcox锅炉,通用电气制造四轴推进,理论出力212000轴马力,理论航速33节
续航力:15000海里/15节
武器装备:
3座三联装Mk7 16英寸50倍径火炮
10座双联装5英寸38倍径Mk12高平两用炮(1984年移除)
15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1984年移除)
60门单装20毫米厄利孔高炮(1984年移除)
4座20毫米CIWS(1984年加装)
8管RGM-84鱼叉反舰导弹,备弹16枚(1984年加装)
8管BGM-109战斧巡航导弹,备弹32枚(1984年加装)
舰员:117名军官+1804名舰员(设计);151名军官+2637名舰员(1945);166名军官+2451名舰员(1949);65名军官+1445名舰员(1988)
====服役历程====


==游戏相关==
==游戏相关==
182

个编辑